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胆囊炎确实在中老年人中更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安全。从1990年至2021年,中国胆囊及胆道疾病(包括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发病人群覆盖所有年龄段,并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研究显示,1990年时,中国胆囊疾病发病最高峰出现在35–39岁人群,而到了2021年,峰值年龄已推迟至50–54岁,但3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仍显著上升。尤其是年轻女性、肥胖人群及长期久坐者,发病率增长明显。

其背后的原因与代谢、饮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研究指出,高体重指数(BMI)是胆囊炎和胆结石的首要危险因素,其影响强度在过去30年中增加了153%。而这一因素早已不局限于中老年人。随着年轻人肥胖率、高脂高糖摄入的增加,胆囊疾病的代谢基础提前出现,胆汁浓缩异常与胆固醇饱和度上升共同诱发炎症反应。

此外,研究还发现,中国胆囊炎的性别差异明显,女性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均高于男性,且年轻女性的增长速度尤为突出,这与雌激素促进胆固醇分泌、妊娠及口服避孕药使用等因素相关。

因此,胆囊炎并非中年专属病。年轻人若长期饮食不规律、体重上升或久坐少动,同样可能出现胆囊炎,甚至急性发作。真正的防线,不是年龄,而是代谢与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1] Zhao S, Zhou Y, Tang W, et al.Burdenand risk factors for gallbladder and biliary tract diseases in China from 1990to 2021 and burden predictions of risk factors for the next 15 years.Front Med(Lausanne).2025;12:1528608.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王元宇 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