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胰腺炎绝不是小毛病,而是一种可能危及生命的急腹症。它是由于胰酶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我消化,引发严重炎症反应。患者常表现为突发、持续的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伴随恶心、呕吐甚至发热、休克。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在家吃点药等待好转,病情可能在短时间内恶化,导致呼吸衰竭、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根据《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以下简称《指南》)指出,约80%的急性胰腺炎属于轻型,可以通过规范的早期补液、镇痛、肠内营养等治疗在1–2周内恢复;但约有10%–20%的患者会发展为中重度或重症胰腺炎,出现持续器官功能障碍或感染性坏死,此类患者若未及时住院救治,病死率可高达30%。

值得注意的是,胰腺炎没有所谓家庭自愈期。过度进食、饮酒、乱服止痛药、消炎药等,都可能进一步刺激胰腺,加重炎症反应。《指南》明确指出,急性胰腺炎一经确诊,应立即在医院进行液体复苏、监测生命体征,并由多学科协作制定治疗方案。

因此,“胰腺炎在家吃点药就好”的说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胰腺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轻者需密切观察,重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出现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应第一时间就医,而非在家硬扛或自我用药。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 中华外科杂志, 2021, 59(7): 578-587.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王元宇 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邢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 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早癌协作组青年委员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