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德左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王维虎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肿瘤三大传统治疗手段之一,另外两种分别是手术和化疗。研究表明,65%的肿瘤患者可能在病程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有的可能在疾病早期,有的则可能在中晚期,随着病情进展而需要采用这一治疗方式。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另有研究显示,目前约55%的恶性肿瘤患者可以被治愈。其中,手术作为肿瘤治疗中传统且高效的手段,贡献了27%的治愈率,是占比最大的。而放疗的贡献也达到了22%,可见其在肿瘤治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当然,随着各类技术的进步,这些数据也会发生变化。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肝脏对放射线本就比较敏感,正常肝脏的放疗耐受剂量仅约30Gy;而我国的肝癌患者大多同时伴有肝炎、肝硬化,在治疗前肝功能就已受损。因此,传统观念认为这类患者不适合放疗,或认为放疗对其效果不佳。但实际上,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能够实现“肿瘤局部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充分保护”,既保证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又兼顾治疗的安全性。
再比如一些对放疗不敏感的肿瘤,如软组织肿瘤,包括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以往放疗效果有限。但如今借助先进的放疗技术,同样可以在给予肿瘤局部高剂量照射的同时,保护好周围正常组织。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术前或术后接受放疗后,局部治疗效果得到提升,生存期也可能延长,且治疗的毒副作用通常是可控的。
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进步,放疗的适应证范围在不断扩大,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也在持续提升。
放疗与其他肿瘤治疗手段的目标是一致的,一方面,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局部发展,另一方面,充分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器官,无论肿瘤位于腹部、胸腔、颅内还是其他部位。简言之,就是要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减轻毒副作用。事实上,随着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不断进步,我们正一步步接近这一目标。
总体上讲,肿瘤治疗需采用综合治疗模式。所谓综合治疗,就是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合并症,以及病变的大小、位置、类型等因素,结合当前的研究证据与技术手段,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包括放疗、手术、化疗中的一种或多种联合,其核心目标是在提升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毒副作用。绝大部分肿瘤都需要进行综合治疗。
不过,部分肿瘤如鼻咽癌、喉癌、早期肺癌、早期肝癌、某些淋巴瘤、肛管癌及宫颈癌等,通过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即可实现根治。实际上,对于鼻咽癌、淋巴瘤这类肿瘤,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的疗效甚至优于手术,若对这类肿瘤实施不恰当的手术,反而可能促进病情进展,而规范的放化疗却能使部分患者达到根治效果。此外,像早期肝癌、早期肺癌,采用立体定向放疗等现代放疗技术,也能取得与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这些肿瘤,除了能实现治愈目的,还能保留器官功能。例如喉癌患者,接受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后,若喉器官得以保全,发声功能也能随之保留。再以女性常见的乳腺癌为例,传统治疗需切除整个乳腺,而现在采用保留乳房的手术联合放疗,既能达到与根治术同等的疗效,又能保留乳腺功能并兼顾美容效果。
因此,无论是单纯放疗还是综合治疗,目标都是一致的,既要追求更好的疗效,也要尽可能保全器官功能,同时减轻治疗副作用。可见,有些肿瘤虽需综合治疗,但另有一部分肿瘤通过放射治疗,就能在保护功能的同时实现治愈。
注:因名词使用习惯原因,本文中化疗指的“药物治疗”,包括传统的化学药物,以及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的靶向、免疫治疗等药物。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