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贵如 北京市健宫医院骨伤科 副主任医师
审核:鲁 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
平足在人群中并不少见,发生率约为 10%,但并非所有平足者都会出现不适症状,大约只有 2%-3% 的人会发展成有症状的平足症。不过,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这 2%-3% 对应的患者数量依然相当巨大。
平足症的治疗方案,核心是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定,其中症状比较轻微的可屈性平足以保守治疗为主。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什么是可复性平足呢?
这类患者在不踩地时,也就是没有负重的时候,足形看起来基本正常,或只是足弓略低;但一旦踩地、受力,平足的畸形就会显现。它多处于平足症的早期阶段,通过保守治疗,不仅能长期控制症状,还能减缓病情进展。
保守治疗不需要开刀,主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辅助手段改善,具体有 5 类:
1.控制体重。体重过大会增加足部负担,加重平足症状,保持健康体重能减少足部压力;
2.应用矫形鞋或矫形鞋垫。这是保守治疗里很重要的一环,能改善足部功能、减轻疼痛,还能减缓畸形发展,但必须“一人一制”。
因为每个人的平足畸形程度、症状表现都不同,不能像买普通鞋那样“通用”。建议先做专业检查,比如步态分析、足底压力测定、足部三维成像,明确自己的步态特点和病变位置,再量身定制。
另外,使用时间也有讲究。如果是小孩,有先天性软组织发育缺陷,且家族中有平足史,经医生诊断为病理性平足,建议尽早穿,随着年龄增长,若足形长为正常状态,就可以停用;如果是成年人,病变明确且不想手术,尤其是症状明显时,日常活动,比如走路、站立时都建议穿。
3.调整活动量。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减少足部过度劳损,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外伤,比如崴脚,防止加重病情;
4.对症缓解疼痛。如果出现疼痛,可遵医嘱外用药物或口服消炎药,也能配合热敷、按摩等理疗减轻不适;
当然,给平足症患者做足部按摩的按摩师,要有相应的资质。至少要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或运动医学相关知识,而且得经过专业手法训练。只有这样,按摩才能起到作用,避免反而伤了脚。
对于患者来讲,也要清楚按摩效果,不抱不切实际期待。正确按摩能放松足部肌肉和韧带,改善局部供血、补充营养,对缓解足部过度疲劳、减轻炎症症状有帮助。但要注意,要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足部畸形,单靠按摩是没法让畸形逆转的,也不能治好这种固定畸形引发的问题。
5.足部功能锻炼。平足症患者常存在足部内侧肌腱、筋膜、韧带薄弱,进而出现足弓塌陷;同时,足部外侧结构因长期处于“外翻外展” 状态,会变得紧绷、挛缩。所以功能锻炼要抓两个重点:
外侧通过“被动动作” 拉伸,比如轻轻帮足部做内翻、外翻,把紧绷的外侧组织拉松;内侧通过“主动动作”练力量,比如主动让足部做“屈曲内收”的动作,或在足部向内侧翻转的同时垫脚尖走路,重点锻炼内侧的胫后肌腱、屈趾肌腱、屈拇肌腱,这些是维持足弓的关键肌肉。
不过要注意,保守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如果病情已经加重,发展成 “僵硬性平足”,保守治疗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什么是僵硬性平足呢?
僵硬性平足通常是平足症的中晚期阶段,此时足部的韧带、肌腱、筋膜已出现不可逆的挛缩或损伤,对足骨的稳定控制能力显著下降,甚至伴随足骨结构性变形;无论踩地,还是不踩地,平足畸形都固定不变,无法恢复;症状也更明显,比如疼痛更剧烈、影响正常行走。这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有限,大多需要手术。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手术方式主要分三类,包括软组织手术、骨手术,或“软组织+骨”的联合手术。具体选哪种,要结合患者的损伤情况、年龄、治疗需求,以及医生的经验、医院的手术条件综合判断。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