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江 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鲁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主任医师

踇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很多,根据文献报道,从踇外翻开始治疗到现在,应用过的手术方法有200种以上。但是随着科学的进展、医学的进步,有些手术方法的优点少于缺点,现在已经被废弃掉了,而那些优点多于缺点的手术方法则被延续了下来。

目前常用的手术,从手术方式上来分类,主要包括微创手术和切开手术。微创手术就是通过3-4毫米的小切口操作,纠正踇外翻畸形,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切口小、恢复快、花费少,且术后外观更美观等优点,适合轻度、中度的踇外翻患者;而切开手术,需比较大的切口,通常约5-8厘米,充分暴露畸形部位后进行治疗。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从手术部位来分类,主要包括软组织手术和骨结构的手术。

软组织手术主要适用于中度偏轻的踇外翻,患者的骨骼结构基本正常,此时可以通过收紧踇外翻关节一侧的关节囊、韧带、肌腱,同时松解另一侧,改善软组织力量不平衡,纠正脱位,从而达到治疗踇外翻的效果。

如果踇外翻患者存在骨骼畸形,仅靠软组织手术无法解决问题,则需要进行骨结构矫正的手术。

比如对于轻度骨畸形可在第一跖骨远端截骨;畸形较严重需在跖骨干或跖骨近端截骨,以调整骨头位置、缩小畸形角度。这是截骨手术。

而有些踇外翻患者需要进行关节融合手术。比如第一跖楔关节不稳,踩地时负重点偏移、疼痛,需打掉关节软骨,将两侧骨头对合,固定后达到骨融合。为避免骨头短缩导致的前足受力不均产生疼痛,可在融合时让跖骨远端下沉,或在骨间植骨保持骨原有长度。

还有些患者在去除部分骨头后,需要植入人造关节来替代等等。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踇外翻导致第二趾成为锤状趾,重叠、疼痛,就需要进行额外的手术,比如缩短第二跖骨、移位肌腱等,使关节恢复正常形态。

对于较严重的踇外翻畸形需要软组织、骨组织联合手术。

当然,踇外翻手术之后并非万事大吉,术后护理和康复依然非常重要。

如果做的是软组织相关的踇外翻手术,术后需要一段时间让脚部“少活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制动”。具体来说,可能会用软敷料把踇趾固定在轻度内翻的位置,以此帮助矫正踇外翻;还有些情况,会用石膏固定三四周,给软组织恢复创造好条件。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要是手术涉及到骨骼,比如对骨头进行了截断,还利用螺钉或者钢板固定,那术后就不能让前足过度用力和负重。因为前足使劲踩地,固定骨头的螺钉或者钢板可能会松动、移位,导致手术效果不佳甚至失败。所以一般会建议大家,这段时间用脚后跟负重行走,或者穿专门的矫形鞋行走。通常手术后六周左右,骨头会有初步的愈合,这时候得去医院拍片子确认愈合情况,没问题了才能慢慢尝试让前脚掌负重行走。

不过要注意,就算在不能负重的阶段,也别让下肢完全不活动。可以做一些踝关节和足趾的活动练习,这样可以促进下肢功能恢复。另外,还要注意观察伤口,看看有没有红肿、流脓等感染的迹象。而且,下肢做过手术后,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本身有高血脂、高血糖的人,活动少了容易出现下肢静脉炎、静脉血栓,这方面也得特别留意。

此外,在手术恢复过程中,如果出现某些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复查。比如发烧、伤口处肿胀和疼痛突然加剧、伤口有渗液较多的情况,这些都可能是出现并发症的信号,得尽早让医生检查。如果没有这些特殊情况,就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复查即可。

从长远来看,要是恢复得一直很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可以不用特意复查;但如果有不舒服的地方,随时都要去医院,也可以在术后3个月、半年的时候,去医院做一次常规检查,看看恢复的情况。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