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司机林师傅(化名)
怎么也没想到,
一场让他持续高烧10天、
肝肾受损的疾病,
竟然与他的爱宠鹦鹉有关。
半个多月前,林师傅养了一只可爱的鹦鹉,因为长期在路上开车不便于照顾。他便把鹦鹉揣在口袋里带在身边,开车间隙会掏出来逗玩一会儿。
可没想到,养了没几天,林师傅的身体突然亮起了 “红灯”。他开始发起高烧,体温最高时飙升至38.7℃,还伴随着打寒战、干咳少痰、浑身乏力等不适症状。
起初,林师傅以为只是普通的伤风感冒,没太当回事,自行吃了些感冒药后,体温确实有所下降。本以为病情就此好转,但没过多久,体温又反复升高,症状也愈发严重。
更让人忧心的是,林师傅还出现了头晕头痛、反应迟钝的情况,整个人精神状态极差。
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后,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林师傅不仅双肺下叶出现炎症,肝功能、肾功能也受到了损伤,多项炎症指标更是大幅超出正常范围。
医生在详细追问病史时,得知了林师傅 “口袋养鹦鹉” 的特殊习惯,结合他的症状和检查结果,高度怀疑他患上鹦鹉热。
在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和专门的病原体基因测序,最终明确病原体为鹦鹉热衣原体。
经过多西环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林师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炎症指标下降,住院7天后顺利出院。
医生提醒:
这些行为最危险
别和感冒搞混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
吸入感染:病鸟的尿液、粪便或其他排泄物污染形成气溶胶飘在空气中,接近吸入就可能感染。例如在喂鸟、打扫鸟笼时,或者在花鸟市场、禽类养殖场这些通风差的地方,都容易吸入病原体。
接触感染:如果手上有伤口,不小心碰到病鸟的粪便、分泌物,被鸟啄伤、抓伤,或者处理生禽肉时接触到伤口,都可能被感染。
一旦发病,初期可能和感冒相似:高烧、打寒战,头痛得厉害,浑身肌肉酸痛,干咳没有痰,还可能觉得乏力、没胃口,甚至恶心、呕吐。
部分严重病人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的情况;病情还可能影响心脏、肝脏、大脑等多个器官,比如引发肝炎、肾脏功能损害、心肌炎、脑膜炎等。
来源: 福建卫生报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