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园定植:筑牢果树生长根基
建园定植需把握“土壤改良、定植时间、定植技术”三个关键环节,确保果树根系快速成活,为后续生长发育打下基础。

土壤改良:提升土壤肥力与生态活性
生态种植的核心是“养土”,定植前需通过土壤改良提升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活性,具体操作如下:
1. 深耕与晒垡:定植前1-2个月(秋季最佳),对园地进行深耕(深度60-80cm),打破犁底层(避免根系浅生),同时将土壤翻晒,利用紫外线杀灭部分土壤病原菌(如根腐病病菌)与虫卵(如蛴螬卵)。深耕时需避免损伤土壤结构,沙壤土可深耕至80cm,黏土深耕至60cm(防止积水)。
2. 有机肥施用:深耕后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如羊粪、牛粪、堆肥)5000-8000kg,搭配微生物菌肥(含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有效活菌数≥2亿/g)100-150kg,均匀撒施后旋耕入土(深度30-40cm),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微生物活性。若土壤酸化(pH<5.5),可每亩施入生石灰50-100kg(调节pH值至6.0-6.5);若土壤盐碱化(pH>8.0),可每亩施入石膏粉100-150kg(降低土壤碱度)。
3. 生草覆盖预处理:定植前1个月,在果树行间种植白三叶草、毛苕子等豆科牧草(每亩播种量1-1.5kg),或自然生草(保留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有益杂草),待草长至20-30cm时刈割覆盖树盘,提前构建土壤覆盖层,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
来源: 科普专员-张改运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专员-张改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