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月饼是必不可少的美食。无论是传统的莲蓉、五仁,还是新潮的水果味、奶黄流心,月饼的口味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你是否想过,自己吃的水果味月饼,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水果,而是冬瓜“伪装”的?


水果味月饼≠水果月饼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只有果肉含量超过25%的月饼才能被称为“水果月饼”,否则只能称为“水果味月饼”

。而市面上大多数所谓的“水果味月饼”,其馅料的主要成分并非水果,而是冬瓜纤维,再辅以各种水果香精和色素。

为什么冬瓜成了“万能替身”?

冬瓜之所以被广泛用于月饼馅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无色无味,易于调配:冬瓜本身几乎没有特殊气味,能够很好地吸收香精和色素,模拟出各种水果的风味。

  • 纤维丰富,口感佳:冬瓜富含膳食纤维,能提供类似水果的咀嚼感,使馅料更加饱满。

  • 成本低廉,易保存:相比新鲜水果,冬瓜价格更低,且易于储存和加工,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质地稳定,易成型:冬瓜纤维结构稳定,能很好地保持馅料的形状,便于月饼的加工和运输。

冬瓜馅料的“变身”过程

制作水果味月饼的冬瓜馅料,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 清洗去皮:将冬瓜洗净,去除外皮和瓜瓤。

  2. 切丝或打浆:将冬瓜切成细丝或打成浆状,以便后续加工。

  3. 脱水处理:通过压榨或加热的方式去除多余水分,使冬瓜纤维更加紧实。

  4. 调味调色:加入相应的水果香精、色素、糖和油脂,调配出不同水果的风味和颜色。

  5. 炒制或熬煮:将调味后的冬瓜纤维炒制或熬煮,使其更加入味,形成最终的馅料。

冬瓜馅月饼安全吗?

冬瓜本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人体无害。因此,由冬瓜制成的月饼馅料,在正规生产和适量食用的情况下,是安全的。

如何辨别“真假水果月饼”?

  • 查看配料表:根据食品标签法规,配料表中的成分需按含量从高到低排列。如果“冬瓜”排在前面,而水果成分靠后或缺失,那么这款月饼很可能就是“冬瓜馅”的水果味月饼。

  • 认准产品名称:只有标注“水果月饼”的产品,才可能含有较高比例的水果成分;而“水果味月饼”则通常为冬瓜馅加香精制成。

结语

中秋赏月,品尝月饼,是传统的节日习俗。了解月饼背后的“秘密”,不仅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也能增添节日的趣味。下次购买月饼时,不妨仔细看看配料表,或许你会发现,那些香甜的水果味月饼,真的藏着冬瓜的“身影”。

来源: 科普驿“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