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贺爷爷(化名)气喘吁吁地站在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一病区护士站,双手吃力地撑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贺爷爷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折磨了20多年,此前多次在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可只要稍微活动一下,他就会上气不接下气,生命随时受到威胁。
经过医生的精心诊治,贺爷爷的气促症状有所缓解,但下床走几步,还是会感觉气促,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状况,任建霞主任医师联合科室呼吸康复小组成员,为贺爷爷进行了全面的康复评估,精心开具康复处方,制定了个性化的呼吸康复计划,全力促进他的康复。
通过细致的呼吸肌评估,为贺爷爷量身定制了呼吸康复训练计划,涵盖呼吸肌训练、气道廓清技术、吸入给药训练以及肢体训练。
刚开始进行呼吸肌训练时,贺爷爷明显力不从心。迅速调整了呼吸肌训练的肌力指数,呼吸康复师也始终耐心地指导他正确的吸气与呼气方法,不断地给予鼓励。

经过一周的呼吸训练,奇迹出现了。如今,贺爷爷能够独自去食堂买饭,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他开心得合不拢嘴,对个性化呼吸康复训练十分认同,还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出院前,呼吸康复师再次对贺爷爷进行了呼吸肌力测定,结果显示,他的吸气肌力预计值从37.15%提升到了47.7%,呼气肌力预计值从31.3%提升到了42.8%。

自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病区开展智能呼吸康复训练以来,受到了患者们的一致好评!呼吸康复训练不仅能为在院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还能为出院患者提供居家呼吸康复训练指导,纵向延伸了患者服务的深度,横向拓展了患者服务的宽度,全心全意服务每一位患者。

科普小知识
一、什么是呼吸肌力训练?
呼吸肌力训练是通过特定练习,增强膈肌、肋间肌等呼吸相关肌肉的力量与耐力,进而改善呼吸效率、缓解疲劳、辅助疾病恢复的方法。其核心在于针对性强化深层呼吸肌群,以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
二、呼吸康复训练的好处有哪些?
1、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
2、可以降低呼吸困难程度,使呼吸顺畅。
3、可以提升咳嗽能力并帮助清除痰液。
4、可以预防肺不张,降低肺部并发症。
5、可以提高运动能力,缓解腿部无力症状。
6、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够生活自理、参加社交活动。
7、可以降低患者就诊次数,降低其住院周期,减少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
三、哪些人需要进行呼吸肌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肺纤维化患者、肺癌患者、尘肺病患者、肺减容术围手术期及术后患者、其他原因造成的继发性呼吸障碍患者,以及健身人群、青少年体测肺功能不合格人群。
四、核心训练方法有哪些?
1、腹式呼吸(基础练习)
动作:仰卧或坐直,将手放在腹部,吸气时鼓腹(注意不是扩胸),呼气时收缩腹部肌肉,尽量将气吐尽。
进阶:呼气时发“嘶”声,延长吐气时间;或者在腹部放置书本增加阻力。
频率:每日进行2-3组,每组5-10分钟。
2、缩唇呼吸(基础练习)
动作:吸气时,舌尖轻顶上颚,用鼻子缓慢深吸2秒,吸到肺部“满胀”;屏气时,短暂停顿2秒,让氧气充分交换;呼气时,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4秒,确保气流平稳(可拿一张纸巾放在嘴前15-20cm,以气流能让纸巾轻轻飘动为宜)。
频率:每日进行2-3组,每组5-10分钟。
3、抗阻呼吸训练
阻力装置:使用呼吸训练器(如三球仪)或自制工具(如用吸管呼气入水瓶),通过调节吸/呼阻力来增强肌力。
训练模式:分为吸气抗阻(强化吸气肌)和呼气抗阻(锻炼呼气肌),需根据训练目标进行调整。
强度:从50%最大吸气压开始,逐步增加,避免过度换气。
4、动态联合训练
负重呼吸:平举哑铃时配合深呼吸,或者在平板支撑、卷腹时保持规律的呼吸节奏。
有氧结合:在跑步、骑行过程中,刻意控制呼吸深度,采用“2步吸+2步呼”等节律。
肺康复,绝非简单的“动一动”或“教呼吸”,它是一场由专业团队引领的系统性工程,旨在重塑患者的生命。它赋予患者与疾病共存的智慧和力量,让每一次呼吸不再沉重,让生命的步伐重新变得轻快。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受困于呼吸之“重”,不妨主动咨询医生,了解呼吸康复,迈出为呼吸“赋能”的第一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陈金凤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陈金凤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