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脂肪肝“沉默”并不代表它无害,事实上,大多数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在早期确实没有明显症状,但身体损伤却可能在悄悄进展。
《代谢紊乱相关脂肪肝防治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脂肪肝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可能从单纯脂肪沉积逐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MASH)、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疼痛或乏力等症状,肝脏损伤也可能正在持续。
更重要的是,脂肪肝不仅仅是肝的问题,而是身体代谢失衡的信号。MAFL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和多种恶性肿瘤的风险显著增加。在中国,脂肪肝已取代乙肝,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类型,其危险性主要体现在长期并发症,而不是短期症状。
《指南》强调,即便无任何不适,代谢风险高的人群——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或有家族史者——都应进行肝脏超声及代谢筛查,必要时进一步评估肝纤维化。只有早期发现、干预生活方式(包括减重、限糖、控脂、规律运动),才能阻止疾病向更严重阶段演变。
因此,“不痛不痒就不用治”的观念极具误导性。脂肪肝不是可有可无的小毛病,而是一场没有明显症状的慢性代谢危机。越早干预,肝脏越有机会恢复。
参考资料:
[1] Fan JG, Xu XY, Yang RX, et al.Guideline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Liver Disease (Version 2024).J Clin Transl Hepatol.2024;12(11):955–974.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闫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学辟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