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华 北京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胡文立 北京朝阳医院 主任医师

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身体的微妙变化。然而,一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却可能正在悄然侵袭我们的神经系统,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一个健康隐患。

一、多发性硬化的危害

多发性硬化之所以令人畏惧,关键在于其潜在的致残性。这种疾病如同无形的雕刻师,逐步侵蚀患者的视觉、听觉、行动能力乃至认知功能,每一轮发作都可能在身体的某个角落留下不可逆的痕迹。

即便在看似平静的缓解期,累积的神经损害仍在悄然加剧,从轻微的视力模糊到行动受限,甚至发展至认知衰退,一步步蚕食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因此,及时诊断与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尽管现代医学尚不能完全逆转既成损伤,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留更多的生活品质。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二、多发性硬化的诊断

诊断多发性硬化是一项挑战,需要临床医生细致入微的观察与高科技检查的辅助。这一过程始于对患者临床表现的详尽记录,任何反复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视力下降、感觉异常、运动障碍,都是重要的线索。随后,核磁共振成像(MRI)成为揭示大脑、脊髓神秘病灶的“透视眼”,这些病灶的特征性分布和形态变化,为诊断提供了直观依据。

此外,通过对脑脊液中特定标志物的免疫学分析,医生能够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的迹象。诱发电位检查则从功能层面捕捉神经传导的微妙变化,而基因检测在特定情况下,帮助排除其他类似疾病。这一系列检查环环相扣,共同绘制出诊断多发性硬化的科学路径图。

三、多发性硬化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面对多发性硬化,现代医学提供了一系列治疗手段,旨在延缓疾病进程、缓解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核心,包括传统的β干扰素、特立氟胺,以及新兴的单克隆抗体等,它们虽不能根治这种疾病,却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减缓神经损害的速度。

辅助治疗同样重要,如神经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它们在提升患者日常功能、保持活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医中药以其整体观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也为一些患者提供了额外的舒缓与支持,尽管其科学证据尚待加强。

此外,生活中的小细节也不容忽视。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不建议接种活疫苗,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异常,接种活疫苗可能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导致病情急性发作或加重。因此,为了确保安全,不建议此类患者接种疫苗;如有特殊需求,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并在严格监控下进行。

对于处于无症状期且病情稳定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接种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但需要注意潜在风险,并密切监测任何不良反应。

多发性硬化患者还需特别注意避免极端温度环境,特别是高温环境,如桑拿、过热的沐浴乃至强烈阳光下的高温曝晒,以免触发症状加剧。饮食上虽无绝对禁忌,但均衡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以及戒烟,都被认为对病情有利。患者在治疗旅程中应与专业医生紧密合作,定期复查,及时沟通任何治疗反应,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每一丝康复的希望。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