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世杰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王佳伟 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脑瘫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康复训练,且越早开展越好。如果等到孩子两三岁时,发现康复训练已经没有进步,就需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以最常见的痉挛型脑瘫为例,患儿肢体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肌张力高,具体表现为脚跟无法落地,我们常看到这类孩子走路时“尖足”或“马蹄足”,也就是老百姓说的“点脚”。第二个也是肌张力高引起的,即双腿难以分开,甚至走路时会交叉形成“交叉腿”“交叉步”;年龄稍大的患儿还可能因大腿后侧肌张力高而腿伸不直。此外,走路抬不起腿、迈不开步等,也都是肌张力高导致的典型表现。这是因为大脑损伤造成周围神经兴奋异常、反射异常,所以单靠康复训练通常没什么效果,这种情况下一般要采取手术治疗。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脑瘫患儿的另一个问题是肌力不足,但并非完全瘫痪不能动。正常人的肌力一般为五级,脑瘫孩子可能只有三级或四级。因此,脑瘫治疗核心就是解决两个问题,肌张力高靠手术,肌力低靠康复训练。但要注意,在肌张力很高的时候,做康复训练提升肌力往往是无效的。

所以,发现孩子患脑瘫后,我们通常主张先进行一到两年的康复训练。这里建议家长,一旦确诊,一定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康复科,由专业康复医生制定治疗方案。如果康复后肌张力仍降不下来,可在孩子两岁半到三岁左右进行手术,待肌张力降低后,再继续通过康复训练增加肌力,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学会走路。

总的来说,脑瘫患儿的治疗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和手术,药物、理疗、针灸等都属于辅助治疗,它们的效果有限,肯定无法替代康复训练和手术的核心作用。

康复训练首先要明确一点,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脑瘫孩子训练三个月就能好转。家长必须树立坚定的信念,为了孩子的治疗,一定要付出足够的精力,长期坚持训练。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手术前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虽然肌张力过高时,短期训练可能看不到效果,但必须坚持。若实在无效,等孩子稍大些再考虑手术即可。

脑瘫康复训练有几个常见误区需要避免。

避免 “短期见效” 的误区,不能认为训练几天就能好转,康复训练是治疗脑瘫的长期手段,必须长期坚持。

避免 “训练简单化” 的误区,不要觉得康复训练自己随便就能做。即使要在家给孩子训练,家长也需先认真学习康复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不能只是简单地揉一揉、劈一劈、拉拉腿。家长不必像医生那样深入了解,但至少要清楚康复训练的目的和作用机制,再学习具体方法开展家庭康复。

定期返院评估指导,要定期带孩子回医院,让医生重新评估恢复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方案、给予新的指导。

若孩子三岁以上肌张力仍高,就需要积极进行手术治疗。过去这类手术创伤较大,需涉及颈椎、腰椎,现在则可以在肢体上进行神经微创手术。先通过手术解决痉挛型脑瘫的肌张力增高问题,再进行康复训练提升肌力,才能同时攻克“肌张力高”和“肌力不足”这两个难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孩子连坐稳都困难。这种手术通过破坏异常神经反射环来降低肌张力,方法相对简单,且是解决肌张力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因为肌张力增高会严重影响孩子运动功能的恢复,所以治疗脑瘫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解除肌张力过高的问题,再配合必要的训练,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会走路。

需要明确的是,脑瘫手术并非在大脑上操作,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技术。但有些机构大肆宣扬通过“生物治疗”等新奇理念能治疗大脑损伤,实际上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据我了解,目前还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虽无法直接治疗大脑原发病,但通过手术改善大脑损伤引发的肢体障碍,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有些家长可能担心手术对孩子不好,其实现在的手术多为微创,基本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且能彻底解决肌张力增高的问题。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