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世杰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任大江 解放军第七医学中心 副主任医师
痉挛性斜颈和落枕不是一回事。落枕通常是因为睡觉时姿势不当、睡姿不好,或者枕头不合适,导致颈部肌肉拉伤、扭伤引起的,这与痉挛性斜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痉挛性斜颈其实是一种疾病,它的症状表现为颈部不自主、不受意志控制地转动或歪斜。比如看电视、打麻将,甚至开车时,脖子会不由自主地总往一边歪。这是一种病态表现,需要注意鉴别。如果感觉脖子总是不舒服,还会不自主地活动、歪斜,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要是这种症状已经持续了一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
痉挛性斜颈和落枕有着根本区别,第一,落枕后第二天早上起来肯定会疼;第二,落枕后颈部活动会受限,想做某个动作却做不了,一动就疼;另外,有一部分人落枕后脖子歪或斜颈,是为了减轻疼痛而做出的保护性动作。但落枕一般不会引起痉挛性斜颈,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痉挛性斜颈,从医学角度来说,叫做颈部肌张力障碍。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几个概念。
第一个,什么是肌张力?肌张力其实就是人在安静或放松状态下肌肉的紧张度,正常人通常感觉不到肌张力的存在。比如平时坐着或躺着时,我们觉得自己完全放松、肌肉没用力,但实际上,正是肌张力在发挥作用,帮我们维持着这些姿势。
肌张力是通过身体内部的一些反射来形成的,会根据身体姿势进行调节,从而产生相应的紧张度。我们坐着时,肌肉也需要保持一定的活动和张力,才能维持坐姿,所以正常人都存在肌张力,而肌张力是靠大脑以及脊髓的一些神经反射来调控的。
对我们而言,肌张力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维持姿势;二是调节运动。举个例子,我们伸手拿东西时,通常是胳膊外侧的伸肌在发力,但与此同时,负责往回屈的屈肌也会保持一定张力,如果屈肌不保持这种张力、不对运动进行调节,伸手拿东西时手可能就会一下子甩出去。总的来说,正常人正是依靠一定的肌张力,来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以及调节运动和精细动作的。
第二个问题是斜颈。实际上,痉挛性斜颈属于局限性肌张力障碍。那什么是肌张力障碍呢?简单说,就是肌张力出现问题后,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无法维持稳定姿势,出现姿势异常;二是出现不自主的动作。
在临床上,肌张力障碍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即全身的肌张力都存在问题,这种情况常见于脑瘫、一氧化碳中毒、脑炎等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引发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而痉挛性斜颈,就是局限在颈部的肌张力障碍。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痉挛性斜颈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普遍认为它是一种锥体外系疾病。
这里先介绍一下什么是锥体外系。我们运动时,从大脑到脊髓,大致有两个系统负责指挥活动,一个是锥体系,它从大脑皮层开始向下延伸,主要负责指挥我们的“随意运动”,也就是那些受意识控制的动作,比如拿东西、走路、吃饭等,想做就能主动去做的运动都由它调控。另一个就是锥体外系,它主要负责管理和调节肌张力,而且这种调节是无意识的,不需要我们主动思考。比如维持身体平衡、协调动作等,都是由锥体外系来完成的。
所以,锥体外系所主导的运动被称为“不随意运动”,它和锥体系的功能完全不同。这两个系统相互配合,我们才能保持稳定的姿势,进行正常的运动。
由于锥体外系是一条从大脑到脊髓的完整通路,这条通路上任何一个部位发生异常,都可能引发锥体外系病变,进而出现相应症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肌张力障碍。
痉挛性斜颈的研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最早报道这种疾病时,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疾病,觉得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比如癔病患者也常出现斜颈症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其实是由锥体外系疾病引起的。不过,锥体外系的病变具体发生在哪个部位、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变,目前确实还没有完全明确的答案。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