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浙江省首家科普反诈体验馆正式落成,“科普反诈”杭州经验加速向金融服务行业渗透。在杭州市反诈中心推动下,杭州各大银行网点纷纷设置反诈体验区,运用人工智能将反诈宣传从“口头提醒”变为“沉浸式体验”,推动银行反诈工作从“被动防御”向“科技化、场景化防护”转型。

“我的钱存在银行被骗了,银行到底有没有责任?”这一追问直击金融服务核心痛点。司法实践早已明确:若银行未尽到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义务,如未识别异常转账、未劝阻风险交易,便可能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持续迭代,隐蔽性、迷惑性显著增强,仅靠人工提醒的传统模式已难应对。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杭州联合银行、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启动杭州市金融反诈联盟,以实际行动彰显对反诈工作的高度重视。杭州银行网点主动升级反诈体验区,成为履行安全责任、回应市民关切的关键举措。

走进银行反诈体验区,小型反诈万花筒、VR一体机、反诈机器人等设备依次陈列,让客户在办理业务间隙即可实时体验:通过反诈万花筒查看拆解的诈骗手段、观看反诈案例,搭配知识测试强化记忆,在趣味互动中记住诈骗套路;戴上VR一体机“亲历”仿冒客服、虚假投资等诈骗场景,直观感受骗局设计逻辑;与反诈机器人对话时,实时识别“转账给陌生账户”“收到安全账户指令”等风险表述,即时推送预警信息与防护建议。这种“边体验、边学习、边防护”的模式,不仅让反诈知识更易接受,更在客户心中筑起主动识别风险的“防火墙”。

目前,银行反诈体验区已从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广期,相关智能设备正加速覆盖各大银行网点。设置体验区、部署科技设备,既是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守护市民资金安全的现实需要。通过将反诈体验融入日常金融服务,杭州各大银行正持续织密线下防护网,让市民在“家门口”的银行就能掌握反诈技能。

当VR设备里的诈骗场景不再陌生,当反诈机器人的预警成为习惯,杭州银行网点的体验升级早已不止于“一次学习”,而是转化为市民手中的“防护盾”。银行还将联合科普反诈体验馆,优化体验区设备功能,完善专项体验模块,让每一次金融服务,都成为一次安心守护。


来源: 科普反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