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炎症性损伤的一类疾病,病因并不局限于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在临床上,确实有高达八成的心肌炎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类似感冒或胃肠道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只有感冒后才会得心肌炎”。但实际上,病毒只是最常见的诱因之一。

研究显示,心肌炎可以由多种病因触发,包括:

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B19 细小病毒、流感病毒,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 SARS-CoV-2。它们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或通过免疫反应导致炎症。

细菌、寄生虫与真菌:例如莱姆病螺旋体、白喉杆菌、弓形虫和恰加斯病原虫等,都有明确报道与心肌炎相关。

免疫与自身免疫因素: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等免疫疾病可累及心脏,引发心肌炎。

药物与疫苗:部分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以及某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可能通过免疫异常导致心肌炎

毒素和其他因素:酒精、某些毒物或个体的遗传易感性,也可成为触发点。

所以,“心肌炎只有感冒后才会得”的说法并不准确。任何人若在感染、用药或免疫疾病背景下出现胸痛、心悸、气促等症状,都需要考虑心肌炎的可能,及时就医排查。

参考资料:

Brociek E, Tymińska A, Giordani AS, Caforio ALP, Wojnicz R, Grabowski M,Ozierański K.Myocarditis: Etiology,Pathogenesi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Biology.2023;12(6):874.

作者: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丁亚辉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