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靖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龚 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早期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这种手术能够切除病灶,从根本上控制肿瘤的发展,是许多患者重获健康的重要选择。但不少患者在术后会遇到一个困扰——控尿困难,也就是常说的“尿失禁”。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还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感到尴尬甚至沮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改善呢?

手术后出现漏尿,其原因主要与前列腺在解剖中的特殊位置有关。前列腺紧邻膀胱和尿道,是男性泌尿系统的重要“阀门”。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切除前列腺时,部分尿道括约肌和神经血管可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尿液控制功能减弱。尤其是在手术后的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活动时不自主漏尿,比如咳嗽、走路甚至提重物时,尿液就会不受控制地漏出。对于不少患者来说,这种突然出现的生理变化难以适应,也会增加心理负担。

不过,好消息是,大多数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控尿功能会逐渐恢复。研究和临床经验表明,术后3到6个月大多数患者能感觉到明显改善,而在1年左右,绝大部分患者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或完全满意的控尿状态。这说明,术后漏尿往往只是一个“过渡期”,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训练,恢复是可以期待的。

为了促进控尿功能的恢复,患者在术后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最常见也最有效的就是凯格尔运动。这种训练的核心是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类似于憋尿时刻意用力的感觉。长期坚持每天练习,每次10到15下,可以明显增强括约肌的力量。关键在于持之以恒,许多患者在规律训练后都能逐渐看到改善。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重要。要做到规律作息,避免让膀胱过度负担,比如少量多次饮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喝水;减少咖啡、酒精、碳酸饮料等对膀胱刺激较强的饮品。

第三,活动量的控制也需要循序渐进。术后早期应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随着身体逐渐恢复,再慢慢过渡到正常活动。这样既能保护尿控功能,也能避免再次受伤。最后,心理疏导同样不容忽视。控尿问题常常让患者觉得尴尬甚至自卑,此时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医生的耐心指导,都能帮助患者保持信心和积极心态,从而更顺利地度过康复阶段。

当然,也有少数患者在术后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仍然存在明显漏尿,这时就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药物治疗或注射治疗。如果这些方式效果不佳,还可以考虑外科手术,比如吊带手术或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这些方法在改善严重漏尿方面有着确切效果,为患者提供了多一层保障。

总之,前列腺癌根治术是战胜疾病的关键一步,而术后的尿失禁则是通往高质量新生之路上的一个临时关卡。只要患者对这一问题有科学的认知,积极配合康复训练,调整生活方式,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支持,绝大多数人都能成功跨过这一阶段,重新掌握身体的控制权。恢复控尿不仅意味着身体机能的改善,更能帮助患者重建自信,从容回归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