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靖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治医师
审核:龚 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遗传性肾癌是一类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具有家族聚集性的肾脏肿瘤综合征。这类疾病不仅影响肾脏,还常累及多个器官系统,需要综合性的诊断和管理策略。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遗传性肾癌涉及多种综合征,主要有VHL综合征、BHD综合征、遗传性乳头状肾癌等其他十几种。遗传性肾癌发病率约为2%~4%。虽然属于罕见病,但因其家族遗传特性,实际影响人群广泛。遗传性肾癌的主要遗传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几率遗传,男女比例相同。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VHL基因突变是VHL综合征发生的最明确原因,因VHL基因功能丧失导致下游信号通路异常,引发多器官肿瘤综合征。VHL综合征作为遗传性肾癌的典型代表,具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特点,可累及神经系统、感官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内耳淋巴囊肿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胰腺多发囊肿或神经内分泌肿瘤、双肾多发囊肿和肿瘤、女性阔韧带肿瘤、男性附睾囊实性占位,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和肾癌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
遗传性肾癌青春期开始发病较多见,幼年时期也可发病,新生儿发病极少。发病规律表现为子代发病年龄比父代提前,症状更重,预后更差,对人类健康和优生优育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对于有遗传性肾癌家族史的人群,遗传咨询与生育指导尤为重要。产前可通过绒毛穿刺或羊水穿刺进行基因检测,为家庭提供科学的生育选择依据,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遗传咨询可帮助患者家庭做出知情决策,明确遗传概率和疾病特点,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
以VHL综合征为代表,临床诊断可参考以下标准:有家族史者,家族史+神经系统病变+内脏器官病变;无家族史者,至少2个神经系统病变+1个内脏器官病变。基因检测是国际公认的确诊方法,可实现精准诊断,避免“试错”治疗。
遗传性肾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需要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多学科会诊,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泌尿外科方面,治疗原则优先外科保肾手术,尽可能保留肾功能,同时避免肿瘤转移,手术方式首选机器人腹腔镜等微创治疗手段。
以VHL综合征为例,患者肾脏中的微小肿瘤灶有成百上千个,手术是切不干净的,也不可能切除干净,所以患者一生可能要经历很多次手术。国际传统观念认为,肿瘤长到3公分就要手术切除。我们团队经过临床探索及经验总结,发现可以等到4公分再手术,虽然增加了手术难度,但对于患者来说可减少手术次数,减少痛苦,减少手术费用,对国家、社会、家庭还是有利的。
现在微创有很多治疗方式,比如射频消融,通过物理学温度的变化让肿瘤坏死,避免了开刀手术。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现在也有了机器人操作的微创手术,术中视野可放大10-15倍,手术操作非常精细,患者恢复快、出血少。
总之,遗传性肾癌通过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定期随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改善。以VHL综合征为例,国际数据显示平均寿命约46-47岁,中国多中心数据表明,规范随访和治疗可使平均寿命延长至62-63岁。随着基因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遗传性肾癌的根治在未来将成为可能。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