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宋刚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长期接触化学制品
目前研究发现,从事化学制品工作或接触化学制品比较多,在这种环境下膀胱癌、肾盂癌、输尿管癌的发病率是明显增高的。
建议首先要脱离这种环境或加强劳保措施如戴手套、戴口罩等;第二,这种工种的工作时间不能太长,限定一定的工作年限;第三,定期体检。尿常规发现红细胞要引起关注,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有无尿路上皮细胞癌。
吸烟
目前吸烟与膀胱癌的关系证据比较确凿。
烟草中的各种化学成分通过肺吸收以后,实际上最后都要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这些复杂的化合物长期对膀胱进行刺激,明显增加膀胱癌的发生风险,这种风险在临床研究中也是研究得比较清楚的。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喝水少
目前此类研究尚无人做,因为对正常人群做这种临床研究实际上是很难的。但如果得了膀胱癌,肿瘤切除干净以后,多喝水复发的风险要比少喝水下降50%。由此可以看出,多喝水、多排尿,膀胱癌的风险会下降。
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解释。尿液中有很多杂质,因为尿液是体内代谢废物排泄的途径,代谢废物有可能是体内自然形成的,也有可能是来自于外界的化学制品,这种不良的化学合成品有致癌的风险。多喝水可稀释这种化学成分,稀释以后膀胱癌的发生风险会下降。但是现在没有做相关的研究,没有确凿的证据。
有些特殊人群,比如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却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多喝水。作为一个健康人,多喝水、多排尿是有利于健康的。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长期憋尿
憋尿是一个不良习惯。从现在研究来看,过度憋尿容易导致膀胱产生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很多情况下称之为间质性膀胱炎。有研究显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患膀胱癌的几率比没有间质性膀胱炎的人群要高2-3倍左右。
埃及血吸虫病和膀胱结石
埃及血吸虫主要驻留在膀胱,导致膀胱长期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控制不住,长期炎症刺激最后可能发生恶变,一般为鳞癌。中国的血吸虫病主要侵犯脾脏。
另外,膀胱结石不处理,结石长期驻留在膀胱,造成慢性炎症刺激,也容易癌变。也就是说膀胱长期有异物和结石刺激,同样也会诱发膀胱鳞癌。
长期使用非那西丁、环磷酰胺
最近研究发现,长期使用非那西丁、环磷酰胺这两种药物与膀胱癌有关。
长期服用非那西丁,患膀胱癌的概率会高一些。服不服用取决于疾病需要,不是说服用后都会患膀胱癌,只是说概率会高一点。对于需要服用非那西丁的患者,建议平常多喝水,有可能会降低膀胱癌的风险。
环磷酰胺是非常常用的静脉化疗药物,一般用于晚期癌症的治疗,环磷酰胺引起膀胱癌一般10年以上才可能会发生,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大多数患者没有因使用环磷酰胺而得膀胱癌的机会。
环磷酰胺与膀胱癌的关系,研究大多来自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的需要使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他们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长,使用环磷酰胺5年、10年以后,有膀胱癌发生率增高的现象。当然也不能因为有患膀胱癌的风险就不使用这个药物了,因为环磷酰胺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来说可能是救命的药物。如果使用了环磷酰胺,要养成多饮水、多排尿的习惯,降低这种化学物质在尿液中对黏膜的刺激。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中华医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