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是绝症吗?到底能不能治好?”
关于干眼症的治愈问题,一直是各大平台的热议焦点,更是被众多眼干、眼涩问题困扰的朋友所关注的焦点。
先说答案:干眼症虽无法完全根治,但绝非不治之症。只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与日常护理,就能有效控制眼干、异物感等不适症状,逐步改善眼表健康状态,让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

首先,需要了解干眼症的病因有哪些?


为什么都说干眼症难以治愈?


干眼症种类很多,病因复杂,多数属于慢性问题,就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长期管理而非“一劳永逸”:
诱因难以完全消除:长时间看屏幕、空调环境、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更年期后)、配戴隐形眼镜等,都是常见诱因,这些因素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完全避免,导致症状容易反复;
少数可短期改善的情况:如果是药物副作用(如某些降压药)、短暂环境刺激(如短期处于干燥粉尘环境)引起的干眼症,在去除诱因后,配合短期治疗,症状可能会明显缓解甚至消失,但这属于少数特例。

干眼症如何科学治疗?
干眼症不是“不治之症”,而是“可管理的慢性问题”。你觉得“治不好”,往往是因为没找对病因(比如把“缺油”当“缺水”,狂补水)。
干眼症的主要表现包括眼部干涩、烧灼感、畏光、异物感、疼痛、眼红、眼痒、眼疲劳等,如果每周出现1次或持续存在以上一个或多个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干眼相关症状。
大家可以结合下方的“干眼问卷调查”(OSDI问卷)进行判断:
点击看大图

干眼症不是单纯的缺水,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所以,不同类型的干眼症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个性化治疗。眼药水绝对不是干眼症患者的“万能解药”。盲目使用含防腐剂或不对症的眼药水,可能加重眼表损伤,甚至适得其反。
建议通过专业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睑板腺功能分析等),明确类型(如脂质异常型、水液缺乏型等),再对症治疗。
常见治疗方式有:
1.药物治疗
人工泪液:选择不含防腐剂的类型(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按需滴眼。
抗炎药物:适用于合并炎症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炎药物,如低浓度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类眼药水。
2.物理治疗

总的来说,干眼症的治疗方式非常多样,建议前往专业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分型诊疗!

3个预防要点,比治疗更重要,尤其这3类人!
对干眼症来说,“预防”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这3类人群:
1.长期用电脑的人:

屏幕高度调至“比视线低10-15度”(减少眼球暴露面积,泪液蒸发少);
开启“蓝光过滤”模式,每用眼20分钟停下来,看20英尺(约6米)外的东西20秒(20-20-20法则);
有意识多眨眼(多做眨眼操)。

2.长期配戴隐形眼镜者:

选硅水凝胶材质(透氧性好,减少眼干);
每天配戴不超过8小时,别戴镜睡觉,护理液每天换,别用自来水冲镜片(会滋生细菌);
如果戴镜时眼干眼涩不舒服,立刻取下,换成框架镜。
3.老年人:

别用手揉眼,容易破坏泪膜,每天热敷1次;
定期去医院查睑板腺功能,年龄越大,睑板腺越容易萎缩;
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要控制好基础病,会影响泪腺功能。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来源: 南京爱尔眼科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大眼睛眼健康科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