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不抽烟,怎么就得了肺癌!”这是长沙县的王先生(化名)最疑惑的问题。前几日,王先生因病情危重收治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积极治疗,患者病情较前好转。
患者自诉得了肺部腺癌,自己从不抽烟,也没有不舒服,但经常应酬喝酒和打牌,怎么会得了这个病?
首先,我们必须打破一个最致命的误区:“我不抽烟,就不可能得肺癌。”
请记住:这是错的!
有一种肺癌,它不偏爱老烟枪,反而在不吸烟人群中越来越高发,它就是——肺部腺癌。
认识敌人——什么是肺腺癌?
目前不吸烟者中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入室行窃的贼:
• 它不走大门(中央大气管):所以早期你很少会像老烟民那样剧烈咳嗽。它缺乏典型症状。
• 它专爬窗户(肺的边缘):它通常长在肺部的外周地带,位置隐蔽。
• 它是个“沉默的贼”:在早期阶段,它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等你突然发现它时,它可能已经在你家里“住”了很久了。王先生就是如此,平时身体没有不适,后面是因为癌症转移其他身体部位出现疼痛做身体检查才发现。
危险从何而来?——为你揭秘四大“帮凶”
既然你不抽烟,锁死了“前门”,那危险从哪里来?答案是:后门和侧窗都开着。
帮凶一:基因突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这是目前医学界认为的主要原因。您可以理解为,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在复制时偶尔会“抄错作业”(基因突变)。对于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常常是因为一些特定的“错别字”(如EGFR, ALK等基因突变)导致的。
这些突变大多和吸烟关系不大,更像是“运气不好”或天生的体质问题。好消息是,针对这些特定突变的“靶向药”效果非常好,这为治疗带来了巨大突破。
帮凶二:熬夜,摧毁你的“免疫警察”
• 你的身体里有一支“免疫警察部队”,它们每天巡逻,专门识别并清除体内每天都会产生的少数“坏细胞”(包括癌细胞)。
• 深度睡眠,是警察们的“夜间集训和武器维护”时间。
• 长期熬夜,就等于让这支警察部队24小时不间断地加班。 后果就是:警察过度疲劳、装备破损、反应迟钝。终于有一天,一个癌细胞溜了过去,它们也没力气去追了。肿瘤,就在免疫系统的“疲劳”中悄然滋生。
帮凶三:酒精,在体内“纵火”的致癌物
• 别再以为酒精只伤肝!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把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与香烟里的尼古丁同级。
• 酒精(乙醇)在体内代谢成的乙醛,会直接损伤细胞的DNA,相当于在你的细胞里“四处纵火”,增加全身多个器官的癌变风险,肺部也不例外。
• 酒精还会加速血液循环,这可能会为刚刚萌芽的癌细胞“快递送货”,提供更多营养。
• “熬夜 + 喝酒”是组合拳,对免疫系统的打击是1+1>2的毁灭性效果。
帮凶四:年龄,身体的“自然折旧”
• 人到中年,身体的修复能力和免疫力本就在走下坡路。就像一台开了十年的车,零件会老化。此时若不加保养(健康生活),反而激烈驾驶(熬夜喝酒),故障风险自然大大增加。
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永康提醒:由于没有烟草的长期刺激,你的肺部一旦出现症状,更需要警惕:
• 持续干咳:无缘无故咳嗽超过两周,无痰。
• 胸背隐痛:位置固定的、持续的钝痛。
• 呼吸急促:以前轻松的活动,现在却气喘吁吁。
• 莫名消瘦:没有减肥,体重却明显下降。
• 声音嘶哑:嘶哑持续不好转(肿瘤可能压迫了神经)。
但最可怕的是:早期肺腺癌,绝大多数没有任何信号!所以,绝不能等身体报警才行动。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杨永康副主任医师提出守住健康的二道防线:
第一道:改变生活方式,关紧“后门”
• 严格限酒:酒局能推则推,非喝不可时,严格限量并大量饮水。
• 保障睡眠:把睡觉当成最重要的“抗癌药”,努力保证规律、充足的睡眠。
第二道:主动筛查,安装“高清监控” 这是最核心、最有效的一步!
• 普通胸片根本查不出早期肺腺癌,等胸片能发现时,往往已是中晚期。
• 你必须做的检查是:低剂量螺旋CT(LDCT)。它就像是给肺部安装的“高清监控摄像头”,连几毫米的“小偷”(微小结节)都能清晰捕捉。
• 国际公认的肺癌筛查金标准,能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谭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