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人类平均寿命几乎一路上升。从疫苗、抗生素到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医学进步让人类活得更久。20世纪上半叶,寿命的提升速度堪称奇迹,每一代人都能比上一代多活几个月,但人类要想人人都活到100岁,到底有没有可能?


最新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研究表明,人类寿命延长或许正在放慢脚步。科学家分析了23个高收入国家上百年的死亡数据,发现1939年以后出生的各代人,平均寿命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甚至没有任何一代能达到平均100岁的水平。换句话说,人类寿命的曲线,正在从迅速上升转向平缓。

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这一发现让研究者自己也颇为意外,我们曾以为医疗科技的不断突破会让寿命无限持续延伸,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为什么生命的脚步慢下来了?

寿命增长为何突然刹车

在20世纪上半叶,人类寿命的提升几乎是线性的。从1900年到1938年,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寿命以每一代约增加五个半月的速度上升,一个1900年出生的人平均能活到62岁,而到1938年,这个数字已经接近80岁。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一度让科学界认为,人类寿命还会稳定地延长下去。

但研究团队通过六种不同的死亡率预测模型分析后发现,1939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寿命增长的速度大幅放缓。他们利用人类死亡数据库中的数据,对23个高收入、低死亡率国家的死亡模式进行了系统性预测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从1939年至2000年,平均每一代人的寿命只增加约两到三个月,增幅比早期下降了近一半。

这些预测在不同模型下都表现一致,无论是传统的Lee–Carter方法、基于死亡年龄分布的C-STAD模型,还是联合国2024年的人口预测模型,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未来几十年内,没有任何一代人的平均寿命能达到100岁。研究者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即便将未来死亡率改善速度假设提高一倍,整体趋势依然没有改变。

这意味着,寿命增长的加速度似乎在1930年代末开始下降。早期快速延长的主要动力已经被充分释放,而接下来的几十年,哪怕医学、营养和生活水平继续进步,也很难再维持同样的增长节奏。科学家们因此提出,人类寿命的历史轨迹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快速上升转向稳态延长。

寿命增长减速的真正原因

研究团队进一步分析了寿命增长放缓的根本原因。结果显示,关键因素并不在于老年群体的死亡率,而是出现在早期年龄段,尤其是婴幼儿和儿童。过去一个世纪中,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极大地降低了年轻人群的死亡风险,但这种改善如今已接近极限。

研究者将寿命增长的变化按年龄分解后发现,在1939年以后出生的人群中,超过一半的寿命减速来自五岁以下人群死亡率的改善。再加上5至20岁人群的变化,这两个年龄段就占到总减速的七成。换句话说,推动20世纪寿命飞跃的动力,早期生命的生存改善,已经被充分释放。

这并不意味着医学或公共卫生的努力失效,而是说明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阶段。当婴幼儿死亡率已经降至极低水平时,任何进一步的提升都难以显著改变总体寿命。而在中老年阶段,即便医疗技术持续进步,慢性病、衰老相关疾病和生活方式因素依然是主要障碍。研究者甚至在模型中尝试假设,如果未来的死亡率改善速度比现在快一倍,寿命增长仍然无法恢复到上世纪初的水平。

因此,寿命增长速度减缓并非偶然,而是一种结构性趋势。它源自年轻阶段的健康改善,以及社会和生物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长期演化。未来的寿命提升,或许只能依靠新的突破,例如延缓衰老的生物技术、慢病预防体系的革新,或对健康老龄化的系统性干预。

总结

这项研究并不是在宣告人类寿命减少,而是在提醒我们,生命延长的速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迅猛。过去一个世纪的寿命奇迹,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共卫生和基础医疗的普及,如今这些条件已接近极致。未来的延寿空间,更多取决于我们如何改善中年和老年阶段的健康状况。

延缓衰老、控制慢性病、保持身心健康,可能成为决定未来寿命质量的关键。与此同时,社会制度也需要在进行调整,养老保障、医疗资源和劳动力结构都将因寿命增长放缓而重新平衡正进行着从对抗死亡到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转化和平衡。比起追求更长,我们更需要关注更好,让每一年都保持活力与健康。

参考文献:

[1] Andrade, José, Carlo Giovanni Camarda, and Héctor Pifarré i Arolas. "Cohort mortality forecasts indicate signs of deceleration in life expectancy gai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22.35 (2025): e2519179122.

[2] Canudas-Romo, Vladimir. "Three measures of longevity: Time trends and record values." Demography 47.2 (2010): 299-312.

[3] Omran, A. R. "The Epidemiologic Transition. A Theory of the Epidemiology of Population Change.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49 (4): 509–538." 1971,

[4] Vaupel, James W., Francisco Villavicencio, and Marie-Pier Bergeron-Boucher. "Demographic perspectives on the rise of longevity."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9 (2021): e2019536118.

策划制作

作者丨杨超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审核丨邵文亚 福建医科大学副教授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