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痘贴几乎是现代女性都用过的祛痘产品。它们以即贴即治的方式承诺能吸收油脂、减轻红肿、抑制细菌生长,但现实中,多数人体验到的往往是效果不明显、容易脱落,甚至引起皮肤不适。
近期,韩国与美国科研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祛痘贴,在临床试验中让大多数使用者的痘痘在一周内完全消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不仅为痤疮治疗带来了新的思路,也展示了微针技术在皮肤药物传递领域的巨大潜力。

新型祛痘贴(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微针阵列的结构与作用原理
传统的药物型祛痘贴通常依靠含药凝胶或外敷成分起效,但药物难以穿透皮肤角质层,作用范围有限。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采用了三维打印技术,设计出一种带有箭头形微针阵列的新型贴片结构。这些微针的形状经过精确控制,可以在贴合皮肤后稳固嵌入表皮层,不易发生位移,也不会引起刺痛或刺激反应。

采用了三维打印技术计有箭头微针阵列的新型痘贴(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贴片的主体材料是透明质酸,这是一种在皮肤护理和医学中广泛使用的安全成分。它既能作为支撑微针的骨架,又能在贴附后逐渐被皮肤吸收,释放所携带的药物分子。研究人员在透明质酸基质中分别加入抗菌剂和抗炎成分,使贴片能够在两个阶段中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微针贴在皮肤表面稳定存在约90分钟后即可完全溶解,药物被有效输送至痤疮炎症的核心区域。整个过程无需机械刺激,也不会造成皮肤损伤。研究者指出,这种基于微针阵列的设计为局部皮肤病变提供了一种精准、安全的给药方式。
双阶段治疗与临床验证结果
研究团队提出的祛痘方案分为两个连续阶段,分别针对痤疮的不同发病机制进行干预。痤疮的形成通常经历毛囊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三个阶段。传统的外用药膏或口服药物往往难以在皮肤局部形成稳定药物浓度,既可能导致疗效不均,也容易产生耐药性。而这种微针贴的双阶段治疗思路,通过在不同时间点释放不同药物,实现了对炎症发展的全程调控。
在第一阶段,志愿者使用的是含有抗菌成分的贴片。研究团队选用了能够针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活性物质,配合透明质酸基质形成稳定复合体系。微针插入皮肤表层后,这些抗菌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毛囊和皮脂腺内,破坏细菌的代谢环境,从根源上抑制感染扩散。由于微针能精确控制药物释放位置和剂量,皮肤表面的健康菌群未受到明显影响。
进入第二阶段也就是治疗的后3天,贴片更换为含有抗炎成分的版本。研究人员选择的分子能够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降低局部红肿和疼痛反应,并促进皮肤组织的修复。这一阶段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细菌被清除后遗留的炎症反应持续存在,从而减少痘印或色素沉着等后遗问题。

痘贴在痤疮治疗中的作用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在临床验证,研究共纳入20名年龄在18至35岁的志愿者,所有人均患有轻至中度炎症型痤疮。实验要求每位志愿者在一侧面部使用微针贴进行治疗,另一侧作为未处理的对照。结果显示,仅使用三天后,治疗区域的痘痘数量平均减少81%,而对照区域的改善不足10%。在治疗结束后的第七天,所有受试者的炎症性丘疹均完全消退,皮肤表面恢复平整。
在安全性方面,所有志愿者均未报告明显的不适感或不良反应。贴片在皮肤表面稳定存在约90分钟后完全溶解,不留残留物,也不会造成刺痛或皮肤破损。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高依从性和无创特性,使其在青少年和敏感肌人群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总结
这项研究展示了微针技术在皮肤治疗中的新应用。通过将抗菌和抗炎治疗阶段有序衔接,研究人员不仅提高了药物在皮肤局部的利用率,也显著缩短了痘痘的恢复时间。与传统外用药膏相比,微针贴能够在无痛、无创的情况下完成药物递送,兼具安全性与高依从性。
研究团队表示,微针阵列的设计原理具有普适性,可扩展至多种皮肤病治疗,甚至可用于疫苗、代谢调节等领域的药物传递。目前,该产品已进入产业化阶段,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未来消费者可能会在药店中直接购买到这类可溶解、精准、无刺激的微针贴产品。
参考文献:
[1] Park, Jisook, et al. "Dual-Phase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Self-Locking Microarray Patches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17.32 (2025): 45438-45447.
[2] Wen, Ting, et al. "Bioresponsive nanoarchitectonics-integrated microneedles for amplified chemo-photodynamic therapy against acne vulgari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13.41 (2021): 48433-48448.
[3] Xing, Mengzhen, et al.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issolving microneedle loaded with azelaic acid for acne vulgaris therapy." Journal of Drug Delive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5 (2022): 103667.
策划制作
作者丨邵文亚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副教授
审核丨刘路宽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员
来源: 科普中国新媒体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科普中国新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