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常见误区。


失温的本质是身体散热速度超过产热速度,使核心体温降到 35℃ 以下,并非只有在极寒环境才会发生。

在温度并不算低的环境里,如果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衣物潮湿、风力较大,或者身体虚弱、能量消耗过多,也可能快速出现失温。尤其在寒冷环境下,如果出现了严重外伤、失血等状况,人体抗寒能力会进一步降低,此时更容易出现低温情况。


此外,婴幼儿、老人以及醉酒或疲劳的人群,更容易因调节能力不足或反应迟钝而出现失温,常见表现包括持续打寒战、言语含糊、动作笨拙、嗜睡甚至意识模糊。

总之,判断失温风险不能只看温度计上的数字,而要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和个体状态。



作者丨蒋永源 第三军医大学内科硕士

审核丨苏晓清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河北省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

来源: 科学辟谣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