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做完了?人呢?怎么还没出来?”

“不是说一切顺利吗?这都过去半个多小时了...”

“医生,里面没事吧??”

手术室门外,家属的焦虑往往在手术医生宣布“手术顺利”后不降反升。紧闭的手术室大门让等待的时间变得格外漫长,那份悬着的心,在无声的走廊里反复叩问。

其实手术结束后孩子在一个叫“麻醉复苏室(PACU)”的地方,这里是专门帮身体从麻醉状态平稳“重启”的“安全岛”。

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检修”(手术)和深度“休眠”(麻醉),身体需要从特殊状态安全、舒适地“重启”。PACU就是这样一个专业、设备齐全的独立医疗单元,通常紧邻手术间,由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管理。

在这里,密集的监测和专业的干预,如同为刚脱离手术“风暴”的身体搭建起一座稳固的“避风港”,确保在麻醉药效逐渐消退、身体机能逐步恢复稳定的过程中,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为孩子返回普通病房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为什么手术后不能立刻“走人”?揭秘复苏室的必要性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麻醉的瞬间消失,身体的各项功能也并非立即就能恢复到日常水平。PACU的存在,正是为了应对术后这段风险相对集中的关键时期:

呼吸系统的“重点监护”

潜在挑战:残留的麻醉药、镇痛药或肌松药可能抑制呼吸中枢或减弱呼吸肌力量,导致呼吸浅慢、通气不足,甚至舌根后坠阻塞气道。

PACU守护:持续吸氧保障血氧;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SpO₂)和呼吸频率、波形;配备专业的气道管理工具(口咽/鼻咽通气道、喉罩、气管导管)和呼吸机,一旦发现异常(如SpO₂下降、呼吸暂停),医护人员会立即采取措施,通过托下颌开放气道紧急辅助通气,确保氧气供应。

循环系统的“精准调控”

潜在挑战:手术失血、体液丢失、麻醉药物对血管张力的影响、术后疼痛刺激等,都可能导致血压心率的波动。

PACU守护:持续心电监护(ECG)捕捉每一次心跳,实时血压监测追踪循环状态。医护人员根据监测数据精准调整输液速度和种类,像精准的“调音师”一样,让心血管系统恢复和谐稳定的节律。

意识与肌力的“清醒引导”

潜在挑战:麻醉苏醒过程可能出现躁动(意识模糊、无意识挣扎、喊叫哭闹),增加坠床、拔管、伤口裂开风险;

PACU守护:密切评估意识水平、定向力。使用标准化评分量表量化恢复程度。对于躁动,会寻找原因,是疼痛?尿管不适?缺氧?并针对性处理(镇痛、安抚、约束保护);目标是引导患者平稳、舒适地回归清醒状态。

 

疼痛与不良反应的“快速灭火”

潜在挑战:麻醉作用消退,手术创伤带来的疼痛感会迅速上升。剧烈疼痛会引发一系列应激反应(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术后恶心呕吐(PONV)、寒战(麻醉后体温调节紊乱)也是常见的不适。

PACU守护:超前镇痛和多模式镇痛是核心策略。PACU备有各种强效、起效快的静脉镇痛药。医护人员会根据镇痛同意书给孩子配置术后自控镇痛泵,将疼痛控制在可接受水平。针对PONV和寒战,也有特效药物(止吐药)和物理措施(保温毯)快速应对,提升孩子苏醒期的舒适度。

揭秘PACU“安全岛”苏醒的“安全流程”

当孩子从手术间被转运至PACU,一场精细的“苏醒护航”立即启动:

无缝交接:手术室麻醉医生和护士会向PACU医护团队详细交接患者情况。

全面“上机”:患者会被迅速连接上各种监护设备,液体和给药通道畅通。

动态评估与干预:医护人员如同“鹰眼”,时刻紧盯监护屏幕和患者状态,每5-10分钟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按需给予镇痛、止吐等药物。处理气道问题、安抚躁动、保暖防寒。

达标“离岛”:只有达到严格的出室标准,患者才能离开PACU,清醒度:意识清楚,能正确应答。呼吸功能:自主呼吸平稳有力,气道保护反射恢复(能有效咳嗽)。循环状态:血压、心率稳定在正常范围。疼痛与不适:疼痛得到有效控制,恶心呕吐或寒战显著缓解。肌力恢复:四肢活动能力基本恢复。伤口/引流:伤口敷料干燥,引流无明显异常。经麻醉医生最终评估确认后,才会通知家属并安排转运回病房。


家属须知:在“安全岛”外,您可以这样做:

耐心等待:复苏时间因人而异(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取决于手术大小、麻醉方式、个体代谢差异等。医护人员会在患者达到出室标准后第一时间通知您,频繁敲门询问可能干扰里面紧张有序的工作。

信息畅通:如有关于孩子的重要信息(如特殊过敏史、罕见的药物反应史、严重的睡眠呼吸暂停、精神疾病史等),请告知医护人员,帮助复苏室更好地照护孩子。

调整心态:主刀医生出来告知手术顺利,是好消息!这意味着一场硬仗打赢了。在PACU的停留,是麻醉团队在精心护航苏醒,确保孩子以安全、舒适的状态回到您身边,避免回到病房后出现意外。

做好准备:利用等待时间,按护士指引准备好病房床位,了解后续护理注意事项。

麻醉复苏室(PACU)像一座精心构筑的“安全岛”,承接了孩子从麻醉到完全清醒之间的“惊险一跃”。当您了解了PACU的专业守护,那份等待的焦灼或许能化为一份信任的平静。请相信,PACU的每一分钟监测、每一次干预,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让您的孩子平稳、舒适地醒来,最终安全回到您身边。

所以,手术顺利孩子却还没出来,别急,您的孩子,正在“安全岛”上被好好守护着呢。

供稿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作者:秦永平

审核专家:屈虹 副主任护师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部分图片来源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 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