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小伤口变成“大麻烦
生活中难免遇到擦伤、切割伤等外科创伤,很多人觉得“小伤口不用管,自己会好”。事实上,不少患者正因处理不当让普通伤口变成感染、溃烂的“问题伤口”,引起更大的麻烦。今天,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就来聊聊外科创伤如何护理以及正常伤口与问题伤口的护理区别。
什么是外伤?
外伤是指身体受到外界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作用而造成的组织器官损伤。常见的外伤类型和致伤原因主要包括:
1、物理因素:如碰撞、打击、坠落、切割、挤压、烧伤、冻伤、电击等导致的挫伤、骨折、擦伤、割伤、烧伤等。
2、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接触皮肤或黏膜引起的化学性灼伤。
3、生物因素:如动物咬伤、昆虫蜇伤等。
外科创伤如何处理?
急救基本原则——面对突发创伤,自己首先要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其次要迅速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如果手边没有想过的急救物品,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针对具体的创伤类型,可参考以下处理方式:
1、擦伤与割伤
轻微擦伤: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理所有污物,然后用碘伏消毒,贴上创可贴即可。
较深割伤: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压迫伤口止血,同时抬高受伤部位,减少血液流动。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覆盖无菌纱布并包扎固定。如遇到伤口较大或自行无法止血,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2、撕裂伤
撕裂伤是皮肤及皮下组织因外力牵拉导致的不规则裂开性损伤,伤口边缘多不整齐,常伴出血或组织缺损,处理核心是先止血、再保护伤口,多数需及时就医。
3、正常伤口与问题伤口的护理区别
正常伤口:指伤口边缘整齐、无明显污染,愈合过程中无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按预期结痂、愈合。
问题伤口:指伤口出现感染、渗液异常、愈合停滞、坏死等情况,需先处理“问题”再
促进愈合,常见类型包括:感染伤口、渗液过多伤口、延迟愈合伤口、化脓/坏死伤口等。
4、常见问题伤口的类型包括
感染性伤口:伤口红肿、疼痛加剧,有脓性渗液,伴发热。
缺血性伤口:因血液循环差(如糖尿病足、静脉曲张)导致伤口苍白、干燥,长期不愈合。坏死性伤口:伤口内有黑色坏死组织,边缘发黑,愈合停滞。
温馨提示
若正常伤口出现突然红肿、渗液、疼痛加剧,或超过2周未愈合,需立即视为“问题伤口”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伤口处理没有“小事”——即使是小擦伤,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洁、碘伏消毒、保持干燥,也能避免后续麻烦;而深伤口、污染伤口的“拖延”或“乱处理”,可能将简单问题拖成需长期治疗的大麻烦。遇到不确定的伤口,“及时就医”永远是最稳妥的选择。
小伤口,藏着大学问
正确护理是助力,盲目处理是添乱
遇到创伤科学护理+及时就医
才能让伤口顺利“过关”,避免小麻烦变成大问题!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曾馨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永州市零陵区中医医院 曾馨玉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