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朱佳霖

你“干饭”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颌骨是如何进化成现在小巧精致的样子呢?近期,国内的一项研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家领衔推动,揭秘颌关节的演化过程。


01 人类独特的颌关节构成


作为哺乳动物,我们的颌关节已历经数次进化,形成了次生颌关节。而爬行类动物的颌关节,则是由关节骨与方骨组成的原始颌关节。


这一颌关节的“升级”,不仅是脊椎动物演化中巨大的“产业升级”,更决定了哺乳动物的关键特质。然而,由于化石材料的缺少,演化过程依旧充满谜团。


02 “老祖宗”们的颌关节

了解开颌关节演化之谜,科学家团队对两块馆藏已久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通过高分辨率计算机的断层扫描技术,科学家们发现了两种奇特的颌关节形式,成为了揭秘演化的关键。

第一块化石是川南多齿兽,最早在1984年被发掘。


科学家团队发现,川南多齿兽具有进化后的次生颌关节。这一形态在四足动物的头骨中是首次出现。

第二块化石是采集自云南的禄丰曲髁兽。这块化石的颌关节尚未变成球状,填补了哺乳动物颌关节演化过渡阶段的空白。


03 颌关节的“升级”过程

经过对上述两块化石的分析,科学家团队对原始颌关节演化的四个阶段产生了假设。

第一阶段:关节骨-方骨原始颌关节,即爬行动物的颌关节。


第二阶段:以原始颌关节为主,次生接触点起辅助作用,如已经灭绝的进步犬齿兽类的颌关节。


第三阶段:以次生颌关节为主,原始颌关节起辅助作用,并“兼职”传导声音震动。这一形态出现在哺乳动物的头骨中。


第四阶段:哺乳动物的颌关节结构完全变为齿骨-鳞骨颌关节,原始颌关节成为了中耳听骨关节。


不过,尽管齿骨-鳞骨关节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但它不能作为所有哺乳动物的鉴定特征。颌关节的进化具有多次起源,形态也十分多样。该研究大大刷新了我们对哺乳动物下颌演化的认识,也第一次能够构建原始与次生颌关节演化的框架。


04 你有好好爱护你的颌关节吗?

了解了下颌骨漫长的进化历程后,“干饭”是不是也变得更香了?但是要小心!我们的颞下颌关节虽然精细,但也有脆弱的一面。如果平时不好好爱护,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可能会悄悄冒头……

这一疾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张口疼痛、张口受限、关节咔咔作响……都有可能是颞下颌受到损害的表现。那我们平时应当如何保护颞下颌呢?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有以下三点建议:

1. 避免单侧咀嚼,或吃过硬过大的食物。


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注意合理休息。


3. 在剧烈活动时,应当佩戴保护颞下颌区域的护具。


中国科学院的这项新突破成为了研究人类关键特征演化序列中关键的一环。相信在未来,将会有更多人类演化的谜团被一一解开。

来源: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