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丽亚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审核:陈 正 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主任医师

秋冬季气温降低、空气干燥,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在这个季节更容易出现鼻出血的情况。爸爸妈妈别怕,我们聊聊这个问题,为您提供科学的家庭护理指导。


图1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一、秋冬季孩子鼻出血的常见原因

1.天气干燥

秋冬季寒冷干燥的空气容易使孩子鼻黏膜水分蒸发,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进而引发破裂出血。

2.饮食不当

孩子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鼻腔的健康。如果孩子喜欢吃辣条、大蒜、麻辣烫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鼻黏膜充血肿胀,诱发鼻出血。因此,家长应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鸡蛋、米粥、面条等。

3.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存在抠挖鼻孔的不良习惯,这种行为容易损伤鼻黏膜,使血管受到破坏,从而导致鼻出血。家长应教育孩子不可抠挖鼻孔,避免损伤鼻黏膜。

4.过敏性鼻炎

秋冬季也是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如果孩子属于易过敏体质,接触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容易刺激鼻黏膜水肿,导致鼻黏膜发生破坏,诱发出血。此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孩子服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溶液等,并让孩子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过敏原。

5.鼻窦炎

鼻窦炎也是导致孩子鼻出血的原因之一。鼻窦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炎症反复刺激容易导致鼻黏膜糜烂出血。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通窍鼻炎颗粒、鼻渊舒口服液等药物,并注意鼻腔卫生,避免过度擤鼻涕。

6.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辅因子,缺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鼻黏膜下小血管脆弱、容易破裂,从而导致鼻出血。可以遵医嘱让孩子口服或注射维生素K补充剂,如维生素K1片、维生素K1注射液等,来改善这一状况。

7.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动静脉毛细血管壁发育缺陷,导致反复出血。当病变累及鼻腔时,就会出现鼻出血的症状。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出血部位的止血处理和预防感染,可以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素棉片、去甲肾上腺素纱布填塞等方式进行止血。

8.干燥性鼻炎

干燥性鼻炎会使鼻腔分泌物减少,导致鼻黏膜干燥、结痂,从而诱发鼻出血。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多饮水,可以遵医嘱适当涂抹保湿软膏以改善症状,必要时也可使用加湿器提高环境湿度。

二、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当孩子突然鼻出血时,家长应保持冷静,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下是一些正确的止血方法:

1.保持冷静与正确姿势

家长应保持冷静,避免恐慌情绪影响孩子。让孩子坐下或站立,身体稍微向前倾,同时低头,这样可以让鼻血顺利从鼻孔流出,避免血液流入喉咙或气管,引起不适或窒息。

2.压迫止血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孩子鼻翼两侧,即鼻子较软的部分,保持5~10分钟,压迫出血点,达到止血的目的。确保压迫位置正确且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造成鼻黏膜损伤。如果是单侧鼻出血,仅压迫出血侧的鼻翼即可。

3.冷敷辅助

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孩子的鼻梁或额头处,通过冷刺激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注意,不要将冷毛巾敷在额头正中,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4.填塞止血

如果压迫止血效果不佳,可以使用无菌的棉球或干净的纸巾,塞住出血侧的鼻腔5~15分钟来帮助止血。填塞时要确保棉球或纸巾干净无菌,避免感染。

5.避免仰头与吞咽

叮嘱孩子不要仰头,以免鼻血倒流至喉咙,引起恶心或呕吐。同时,如果口腔内有血液,应鼓励孩子及时吐出,避免吞咽。

6.观察与就医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出血情况。如果出血逐渐停止,且孩子无其他不适症状,可暂时放心。但如果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或孩子出现头晕、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三、日常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孩子秋冬季鼻出血的发生,家长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补充水分 让孩子多喝温开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有助于保持鼻黏膜湿润。


图2 版权图片 不授权转载

2.使用加湿器 在室内放置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有助于减少鼻腔干燥引起的出血。

3.纠正不良习惯 教育孩子不可抠挖鼻孔,避免损伤鼻黏膜。

4.加强营养摄入 让孩子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绿叶蔬菜等,增强鼻黏膜的抵抗力。

5.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易过敏体质的孩子,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过敏原,如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

6.保持鼻腔卫生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鼻腔卫生习惯,如定期清洗鼻腔、避免用力擤鼻涕等。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