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观鸟新发现
(Visit three small countries for birding and exploration: Georgia, Armenia, Azerbaijan)
马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这一次去的三个小国,独立时间也就只有三十年,弹丸之地,很少被人们关注。
若不是有一个百万只的猛禽迁徙通道——秋季“观猛”的吸引力——怦然心动。
它们是欧亚交界处的“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位于黑海与里海之间。
因为传统文化和宗教的不同,三国之间偶然会有边境争端。但三国与中国的关系都很好。
有人曾经将里海地鸦写成了“黑海地鸦”(见1998《中国动物志》),纠结不已。
我们研究兀鹫和秃鹫十多年,这一次终于近距离见着了欧亚兀鹫(Gyps fulvus)。
下面还是通过图片展示一下三国风光,图文并茂,重点侧重于鸟类调查和野生动物保护。

格鲁吉亚风光(上图),第一天抵达第比利斯,一个美丽的城市,人民特别友好 (马鸣 摄)

从乌鲁木齐出发,直飞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第二天沿着库拉河观鸟(上图)(马鸣 摄)

在库拉河上来回穿梭的一种银鸥(?),与国内的很不一样(上图)。它俯视脚下第比利斯库拉河蜿蜒曲折,奔流不息 (马鸣 摄)

古道里的雪山(上图)——夜宿高加索山脉深处的古道里小镇。次日清晨,透过宾馆的凉台拍摄第一缕晨光(伙伴老李 摄)

10月13日,雨中高加索山脉,上午我们沿着军事大道——格鲁吉亚军用公路北上。这条公路是连接格鲁吉亚和俄罗斯以及大高加索山脉山地省份的主要运输干道,全长212公里。安南努利城堡(Ananuri) 坐落在阿拉格维湖的半山之上,绿宝石般的湖水和蔚蓝的天空,衬托着典雅秀美的古堡,如同走在童话之中(上图)。夜住雪山古道里浪漫宾馆(马鸣 摄)

在库塔伊西(上图),透过宾馆的凉台拍摄到冠小嘴乌鸦晨练(马鸣 摄)

似曾相识的景色(上图),在新疆天山和阿尔泰山,这种秋景随处可见(有成 摄)

夹在黑海与里海之间的鸟类迁徙通道(上图),云集了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候鸟,鸥是最常见的种类之一(马鸣 摄)

增加了一个参观石窟的项目(上图),似曾相识“敦煌”与“云岗”再现。不同的是,这里更多是个宗教“避难所”(马鸣 摄)

如今所见的瓦尔齐亚石窟(上图),是一片荒芜与沉寂的去处。我们已很难从这些残存的洞穴中,想象它昔日的规模与盛景(马鸣 摄)

被称之为欧洲“后花园”的格鲁吉亚,一直期望加入欧盟,它却是一个西亚国家 (马鸣 摄)

在令人震撼的石窟群里,俯视脚下,库拉河蜿蜒曲折,奔流不息(马鸣 摄)

瓦尔齐亚石窟最初由乔治三世于12世纪下半叶兴建,作为抵御封建贵族叛乱的军事要塞(避难所)。其女塔玛拉女王继位后,将其扩建为修道院,并逐渐发展为一座繁荣的山城(马鸣 摄)

瓦尔齐亚山城(洞窟),可能毁于饥荒、战乱、地震、瘟疫。据说,波斯帝国与土耳其的军队相继占领此地,瓦尔齐亚最终走向衰落与荒弃(马鸣 摄)

猜一猜,上图是作坊、酒窖,还是皇宫浴池?整个洞穴建筑群沿着悬崖延伸约千米,上下共分为19层,曾容纳约3000个洞穴。据考证,其中不仅包含民居、修道院、教堂与宫殿,还有超过600处储藏设施与25座酒窖。在其鼎盛时期,瓦尔齐亚曾容纳近五万居民(马鸣 摄)

在中亚少数民族地区,人们都会自我标榜为“鹰的传人”,驯雕大行其道(马鸣 摄)

黑海日落(马鸣 摄)

在我们的记忆里,黑海总与苏联时期的黑海舰队、前苏联领导人度假胜地联系在一起。还有克里米亚、博斯普鲁斯海峡、土耳其、乌克兰、…… 如今亲临其境,真的感觉到它战略与观光价值(马鸣 摄)

赛加羚羊,也被称之为“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上图是机场海关的一个宣传动物保护的展示窗柜,羚羊角被认为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国内种群已经绝迹(马鸣 摄)

傍晚参观拉巴提城堡(上图)。这里有东正教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和天主教堂等,融合了多宗教的建筑风格,足以见证历史上这里复杂的文化和谐与冲突(马鸣 摄)

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巷里,我们品尝心仪的红酒冰激凌(马鸣 摄)

进入第二个国家——亚美尼亚,高原的秋日午后,气象更叠,耳目一新,这里的阳光被风滤成澄澈的金黄色(马鸣 摄)

游高加索边境塞凡湖,它比新疆任何一个湖都要大,是亚美尼亚内陆最大的湖泊。附近山顶上有黑色教堂,我们从修道院下面上了游船(马鸣 摄)

羚羊奔跑(上图),亚美尼亚首都 —— 名不见经传的“埃里温”,中国大使馆红旗招展(马鸣 摄)
有感而发:亚美尼亚异教遗迹的共存,呈现了和谐与宽容。但是,在西亚的每一个无名小国里,它们都认为自己是某些宗教的发源地,自己是最早的、最伟大的地方,自说自话,很有意思。

亚美尼亚在高加索地区的南部,是最穷的国家。田间仍在采收土豆,此地因为靠近湖泊,也是野生鸟类的保护区,树上可见成排鸟巢,包括人工鹳巢,田间白点皆为海鸥和白鹳(引自 有成)

上图是不是很像新疆天山的“安集海大峡谷”,亚美尼亚的小高加索山脉也一样引人注目(马鸣 摄)

鸟图腾,鹰文化,在亚美尼亚随处可见(马鸣 摄)

亚美尼亚古老的艺术遗存(马鸣 摄)

10月18日,在亚美尼亚考察文化遗址,参观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庙宇(上图)。据说,这是唯一残留下的异教徒的加尼神庙,是不是有一点古希腊建筑的风格。早期的亚美尼亚曾依附于古罗马帝国和古波斯帝国,这个遗迹后被地震毁坏(有成 摄)

秋高气爽,正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因为我的反应迟钝,竟然没有拍摄到清晰的正面像(马鸣 摄)

10月19日,我们从埃里温返回到第比利斯,继续参观宗教遗迹(上图)。周末,市民们封锁了市中心主要道路,在议会大厦门前举行反对普京的游行,他们强烈要求加入欧盟(马鸣 摄)

小朋友也喜欢玩鹰(马鸣 摄)

进入第三个国家,是一个穆斯林国度一一阿塞拜疆,人口上千万,在三国之中最富有。首都巴库低于海平面27-28米,全球最低首府,人口二百五十万(马鸣 摄)

第二天,参观阿塞拜疆的一个小珍宝馆,实际上是一个野生动物骨架标本馆(马鸣 摄)
古今中外,不外乎模仿。看看这些遗迹,每一处都与宗教有关(马鸣 摄)
可能为了吸引游客,许多遗址但是翻新的,有一点不伦不类(马鸣 摄)

在巴库,观鸟有多难。上午,我们参观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流线型建筑设计引来冠小嘴乌鸦矗立(马鸣 摄)

在阿塞拜疆,参观迷你泥火山群、戈布斯坦动物岩画群(两万年历史)、化石博物馆、石油浴池、高台公园、希尔凡沙宫、迷你图书馆、少女塔(上图左),下午自由活动(马鸣 摄)

马鹿,被列入保护动物,禁止贸易(马鸣 摄)

里海之滨(马鸣 摄)

拍摄阿塞拜疆的火焰塔,中亚的拜火习俗的象征,主要是源于印度教、锡克教、索罗亚斯德教等。这里被认为是教徒们拜火的早期宗教场所(马鸣 摄)

里海之滨,古怪的现代建筑群,很有一点像是在迪拜(马鸣 摄)

只有冠小嘴乌鸦在里海之滨散步(马鸣 摄)

最后的回忆,三国演义,无比辉煌(引自 有成)

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还是机场海关的物种保护展示栏(马鸣 摄)
来源: 马鸣风萧萧兮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马鸣风萧萧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