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张智海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主任医师

在现代社会,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用眼习惯的改变,年轻人眼部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玻璃体作为眼球内透明的胶状体,一旦发生混浊,便可能影响患者的视力,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其中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便是常见的一种。

玻璃体混浊,即眼前出现漂浮的黑影或点状、线状、网状等形态各异的物体,随眼球转动而移动,是眼科门诊中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这一症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普遍,但近年来,随着用眼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遭受其困扰。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玻璃体混浊的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年龄增长、近视度数加深、眼部炎症、外伤或遗传因素等有关。对于年轻患者而言,高度近视往往是主要诱因之一。

面对初期发现的玻璃体混浊,医生通常会建议先进行观察,评估其是否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如果混浊物逐渐移至视野边缘,不影响正常视觉功能,则可考虑暂时不予治疗,期间可辅以口服或局部应用的药物,尽管这些药物并不总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激光消融术,作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多数轻至中度的玻璃体混浊病例。该技术在门诊即可进行,无需住院,患者在散瞳状态下,通过裂隙灯定位混浊区域,随后以激光精准作用于目标,促使混浊物气化分散。这一过程根据混浊程度的不同,耗时从20分钟-40分钟不等。治疗后患者应避免立即揉搓眼睛,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使用眼药水预防感染,监测眼压变化,以确保安全有效。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然而,激光消融并非万能,其适用范围受限。当混浊位于视网膜附近或接近晶状体时,激光治疗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或加速白内障形成,此时则不宜采用。此外,激光治疗可能需多次进行,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且并非所有混浊都能完全清除,仅针对严重影响视力的部分进行处理。

尽管激光消融术在多数情况下能够有效解决玻璃体混浊的问题,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病变的特殊性质或患者自身的强烈需求,需要考虑玻璃体切除手术。

该手术通过微创的方式切除混浊的玻璃体,以达到改善视觉质量的目的。特别是对于伴有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复杂情况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需要填充硅油以保证视网膜的复位和稳定。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然而,玻璃体切除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进行此类手术时需谨慎,因其存在较高的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等风险。

无论是激光消融术还是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的护理和康复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激光消融术的患者,术后通常无需特殊防护,但需注意避免揉眼和过度用眼,定期复查眼压,以确保眼部状况稳定。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的患者,则需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眼药水预防感染,避免眼睛进水或受外力撞击,保护伤口以促进愈合。同时,对于填充硅油的患者,还需关注硅油的状态和视网膜的复位情况,适时进行硅油取出手术。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