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主任医师

审核:段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主任医师

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其复杂而精细的结构确保了我们能够感知五彩斑斓的世界。在眼球的深处,除了我们熟知的角膜、虹膜和晶状体外,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结构——玻璃体。这个看似简单的透明结构,实则承载着维持眼球形态、传递光线、提供营养等多重功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玻璃体也可能发生病变,影响视力健康。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主要由水和胶原纤维构成,这种独特的组成使得玻璃体既能够维持眼球的球形结构,又能够确保光线的顺畅通过。具体而言,玻璃体的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1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首先,它作为眼球内部的填充物,对维持眼球的球形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稳定的形态不仅有助于保护眼球内部的精细结构,还确保了眼球在受到外力时的稳定性。

其次,玻璃体的高透明度使得光线能够轻松穿透,从瞳孔进入眼球后部,最终投射到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图像。这一过程是视觉感知的基础,也是我们能够看清世界的关键所在。

此外,玻璃体内还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通过渗透作用为视网膜等后部组织提供必要的养分支持。这种营养供给对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和视觉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玻璃体的存在还有助于维持眼内压的稳定。眼内压是眼球内部压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其稳定性对于保护眼球内部结构和功能的正常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玻璃体在维持视觉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并非无懈可击。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受到外伤、炎症等因素的影响,玻璃体可能发生病变,其中最常见的两种是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混浊俗称飞蚊症,是一种常见的玻璃体病变。它通常表现为眼前出现黑影或线条状漂浮物,这些漂浮物随着眼球的转动而移动。虽然大部分玻璃体混浊是生理性的退行性改变,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也有可能是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潜在风险。

图2 原创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诊断玻璃体混浊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眼底检查以及眼科超声检查等。这些检查手段能够全面评估玻璃体的状态及其对视觉功能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另一种常见的玻璃体病变是玻璃体积血。当眼球受到外伤或发生炎症时,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腔形成积血。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对于玻璃体积血的治疗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制定治疗方案。轻度积血可通过药物治疗促进血液吸收;而重度积血则可能需要采用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更为激进的治疗手段。

为了预防玻璃体病变的发生,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眼睛免受伤害。这包括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以及预防外伤和炎症等。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玻璃体病变的风险,保护我们的视力健康。

对于已经发生的玻璃体病变,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干预。对于生理性的玻璃体混浊,如飞蚊症,若不影响视力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而对于病理性的玻璃体混浊,或其他严重病变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则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视力健康。这些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手术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来源: 中华医学会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