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我有肾结石,我是不是以后都不能喝牛奶、不能吃钙片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答案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对于大多数结石患者,盲目禁止补钙是错误的,科学补钙甚至能预防结石!
我们首先要明白两个关键点:结石是怎么形成的?以及钙在身体里扮演什么角色? 
一、结石的“真身”:大多是指“肾结石”或“尿路结石”。其中,大约80%的结石是草酸钙结石。
所以,结石的形成需要两个关键“原料”:草酸和钙,以及一个“帮凶”:尿液浓缩。
这里的关键是:草酸才是形成结石的“主犯”,而钙很多时候只是被卷入的“从犯”。
二、钙的“双重身份”:既是“建材”也是“清道夫”
钙是我们身体必需的矿物质,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只有1%在血液和软组织中。
那么,它和结石有什么关系呢?这取决于钙是从哪里摄入的。
1.食物中的钙:天然的“清道夫”
食物补钙+随餐服用钙片=在肠道抓住草酸,保护肾脏。这样一来,进入血液和尿液的草酸就大大减少了。这是预防结石最关键的一步!
2.尿液中的钙:潜在的“原材料”
空腹服用钙片=把钙“扔”进尿液,可能在肾脏中形成结晶,最终变成结石。
三、核心解答:结石患者到底能不能吃钙片?
答案是:关键在于“怎么吃”,而不是“吃不吃”。
错误的做法:在两餐之间空腹服用钙片。
原因:空腹时,钙片被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如果身体无法充分利用,多余的钙就会从尿液排出。此时如果尿液中有草酸,它们就会在肾脏里“自由恋爱”,形成结石的风险增加。
正确的做法(在医生指导下):随餐服用或餐后立即服用钙片。
原因:这样可以让钙片模仿食物中钙的作用,在胃肠道中与食物中的草酸结合,变成“粪石”排出,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尿液中草酸的浓度,起到了预防结石发生的作用。
结石患者无需对钙片“谈钙色变”。科学告诉我们,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式补充适量的钙,不仅不会导致结石,反而可以成为预防结石复发的有力武器。 




来源: 温州市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