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天气转凉,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诊室多了不少皮肤不适患者。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何大伟主任介绍,这类问题学名 “皮肤瘙痒症”,秋冬缓解需找对根源。

一、为什么秋冬季节皮肤总“闹脾气”?

皮肤表面有一层看不见的“皮脂膜”,就像天然保护膜,能锁住水分、隔绝灰尘和花粉等刺激物。

可秋冬一到,低温让皮脂腺“偷懒”,分泌的油脂大幅减少;干燥的空气又像“抽水机”,加速皮肤表面水分蒸发,双重作用下皮脂膜变脆弱,就像砖墙少了水泥,水分锁不住、外界刺激挡不住,瘙痒、脱屑自然就找上门了。


(▲AI图片)

二、为什么忍不住抓挠竟然会引起恶性循环?

很多人痒了就忍不住抓,却不知抓挠会进一步撕破脆弱的皮脂,让炎症因子释放更多,反而加重痒感;抓破皮还可能引发感染,从单纯干痒变成继发性的湿疹、毛囊炎。

尤其老年人皮脂腺萎缩,或有糖尿病、肾病的人群,皮肤抵抗力本就弱,干痒问题会更严重,甚至严重影响睡眠和生活质量。

三、哪些护肤误区正在加重你干痒的问题?

误区1:“热水烫洗能止痒”。热水确实能暂时麻痹神经,让痒感减轻,但会像“剥壳”一样洗掉皮肤表面的皮脂,让屏障更脆弱,洗完后半小时就会更痒,形成“烫洗-更干-更痒”的恶性循环。

误区2:“保湿只涂脸就够了”。很多人把护肤重点全放在脸上,却忽略了小腿、手肘、腰腹这些皮脂腺分布少的部位——这些地方其实是秋冬干痒的“重灾区”,不及时保湿很容易出现干燥脱屑瘙痒,严重的可抓出细小裂纹甚至皲裂而疼痛。

误区3:“随便涂药膏能快速解决”。有人痒得难受就去涂抹含激素的药膏,短期使用能缓解症状,但长期滥用会让皮肤变薄、出现红血丝,甚至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

医生强调,药膏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干痒,要先明确病因再对症处理。


(▲AI图片)

四、日常生活中如何护肤,才能安然过秋冬?

何大伟主任结合皮肤科临床经验,从清洁、保湿、调理三方面入手,能帮您的皮肤安稳度过秋冬:

1. 清洁要“温和不折腾”

水温控制在37-40℃,比体温略高即可,避免热水烫洗;洗澡时间别超过10分钟,过度清洁会“洗掉”宝贵的皮脂;选无皂基、无香精的清洁产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千万别用磨砂膏、搓澡巾,不然会直接破坏皮脂膜,让皮肤“雪上加霜”。

2. 保湿要“按时而不随心”

洗完澡3分钟内是保湿黄金期——此时皮肤还残留水分,及时涂保湿产品能像“封层”一样锁住水分。还要注意用对成分

干性皮肤优先选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面霜,油脂含量高锁水更强;油性皮肤可选清爽的乳液,避免闷痘;小腿、手肘等干燥部位,可叠加含5%~10%尿素的保湿霜,软化角质、修复屏障。每天早晚各涂一次,别等皮肤紧绷才想起保湿,千万别随心所欲。

另外,室内开空调或暖气时,放台加湿器把湿度维持在40%~60%,穿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刺激,洗衣服选无磷洗涤剂,避免残留成分刺激皮肤。


(▲AI图片)

五、什么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须及时就诊:

1. 全身顽固性瘙痒,常规护理1-2周没缓解;

2. 皮肤出现红斑、水疱、渗液,甚至结痂;

3. 痒的同时伴有黄疸、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

这些情况可能是湿疹、银屑病,甚至肝肾疾病的信号,别自行用药,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让专业医生判断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何大伟主任提醒:秋冬皮肤干痒不是“小毛病”,而是身体在提醒你“该给皮肤好好补水修护了”。好皮肤不是靠贵的护肤品堆出来的,而是靠科学的习惯养出来的。只要避开误区、选对方法,就能让皮肤在干燥的秋冬里,依然保持水润健康,远离干痒烦恼。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冷福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