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生活中,化妆品已成为许多人日常护肤、美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多数人在使用化妆品时,对其作用原理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知之甚少。下面将从化妆品的作用原理和常见副作用两方面进行解读,助力科学护肤。
一、化妆品的作用原理
化妆品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其作用原理也存在差异,以下为几类常见化妆品的作用原理介绍:
(一)保湿类化妆品
保湿是护肤基础,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起效:一是封闭作用,含凡士林、矿物油、羊毛脂等成分,涂抹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水分蒸发;二是吸湿作用,甘油、丙二醇、透明质酸等成分可从空气中吸收水分,补充至皮肤角质层;三是修复作用,神经酰胺、泛醇等成分能修复皮肤天然屏障,增强自身锁水能力。
(二)美白类化妆品
核心围绕黑色素调控展开:首先,熊果苷、曲酸、传明酸等成分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 该酶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活性降低能减少黑色素生成;其次,烟酰胺能干扰黑色素小体从黑色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传递,减少表层沉积;此外,维生素 C 及其衍生物兼具抗氧化性,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含黑色素的角质细胞脱落,提亮肤色。
(三)防晒类化妆品
分为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两种:物理防晒剂(如氧化锌、二氧化钛)涂抹后像 “镜子”,反射紫外线以阻止其穿透皮肤;化学防晒剂(如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苯酮 - 3)则通过吸收紫外线,将其转化为热能释放。目前多数防晒产品采用两者复配,实现更全面持久的防护。
二、化妆品的副作用
虽然化妆品能帮助人们改善肌肤状态、提升颜值,但如果使用不当或产品选择不合适,也可能会给皮肤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一)皮肤过敏反应
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香料、防腐剂、色素、重金属(铅、汞、砷等)等成分可能成为过敏原,接触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有害物质,引发红肿、瘙痒、刺痛、起疹子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水疱、渗出。
(二)接触性皮炎
分为刺激性与变应性两类: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由强酸、强碱、表面活性剂等成分直接刺激皮肤导致,长期使用会破坏皮肤屏障,出现干燥、脱屑、红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迟发型变态反应,首次接触致敏成分无明显症状,再次接触会在局部出现红肿、丘疹、水疱,症状较重且恢复慢。
(三)毛孔堵塞与痤疮
粉底、遮瑕膏、油腻护肤品等若质地厚重或含致痘成分,易堵塞毛孔。油脂无法排出时,会与灰尘、细菌混合引发炎症,形成粉刺、丘疹、脓疱;卸妆不彻底导致的化妆品残留,会进一步加重痤疮。
(四)皮肤依赖性
部分化妆品含糖皮质激素,短期内可快速改善红肿、炎症等问题,但长期使用会让皮肤产生依赖。停用后易出现反弹,如敏感、干燥、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严重时会引发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难度大。
三、如何减少化妆品副作用的发生
为了减少化妆品副作用对皮肤的伤害,在使用化妆品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看成分
优先选择成分简单、温和,无香料、无防腐剂、无色素的产品,避开已知过敏原或有害成分。
(二)提前做测试
新化妆品先涂抹于耳后或手腕内侧,观察 24-48 小时,无不适再用于面部。
(三)科学使用与清洁
避免过量使用,尤其是底妆和油腻护肤品;此外,使用后可用专业卸妆产品清洁,防止残留。
了解化妆品的作用原理和副作用,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在享受化妆品带来美丽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皮肤健康。

来源: 化妆品科普平台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化妆品科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