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总觉得眼皮沉、视物模糊、夹菜手抖?不少肿瘤患者以为是 “治疗累的”,忍忍就过去,却不知道这可能是贫血发出的 “求救信号”。

在肿瘤治疗中,贫血就像 “藏在暗处的拖累者”,不仅让身体没劲儿,还可能拖慢治疗节奏。如何摆脱贫血困扰?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傅剑锋副主任医师为您科普。

贫血的 “小信号”:藏在日常里

1. 感官上的变化:突然觉得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或者耳朵总嗡嗡响,蹲下起身时头晕得厉害,这可能是贫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2. 动作上的无力:拿东西时手不自觉发抖,拧瓶盖要费好大劲,爬一层楼就心跳加快、喘不过气,甚至说话都没力气提高声音。

3. 外观上的异常:脸色、嘴唇、指甲盖变得苍白,按压指甲后,血色恢复比平时慢,头发也掉得比治疗前更多、更干枯。


(▲AI图)

肿瘤患者贫血:原因更复杂

和普通人缺铁性贫血不同,肿瘤患者的贫血原因更复杂,主要有三类:

1. “营养吸收”出问题

化疗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恶心、呕吐、腹泻,就算吃了含铁、维生素 B12 的食物,也没法好好吸收;有些患者因为担心 “发物”,不敢吃瘦肉、鸡蛋,直接导致造血原料不够。

2. “造血功能”被抑制

放疗、化疗会损伤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就像 “造血工厂” 的机器坏了,红细胞生产速度变慢;部分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会直接侵占骨髓,让正常造血空间变少。

3. “慢性消耗”在加重

肿瘤细胞会不断消耗身体能量,加速红细胞破坏;消化道肿瘤(如胃癌、肠癌)可能有少量慢性出血,时间一长,血液就慢慢“流失”了,形成贫血。


(▲AI图)

西医应对:对症快速缓解

西医处理贫血讲究“对症解决”,根据贫血程度和原因给出方案,快速帮身体恢复状态:

1. 轻度贫血:补 “原料”

如果是缺铁,医生会开亚铁制剂(如富马酸亚铁),并建议搭配维生素 C 一起吃,促进铁吸收,注意要饭后服用,减少对胃的刺激;缺维生素 B12 或叶酸,会用相应的注射剂或口服药,通常 1-2 周就能感觉到力气回升。

2. 中度贫血:加 “助力”

当血红蛋白在 60~80g/L 之间,会用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注射的方式,激活骨髓的造血功能,让红细胞生成速度加快,减少对输血的依赖,使用期间要定期监测血常规。

3. 重度贫血:急 “输血”

如果血红蛋白低于 60g/L,或出现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会紧急输红细胞悬液,快速提升血液携氧能力,缓解危险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AI图)

中医调理:养脾肾补气血

中医认为,肿瘤患者贫血的根源是 “脾肾两虚、气血亏虚”,脾负责把食物转化为营养,肾负责储存身体精华、助力造血,所以调理重点在 “养脾肾、补气血”,方法也更贴近日常:

一、食疗:吃对家常饭,比补品管用

1. 补气血又护胃:山药红枣乌鸡汤(乌鸡去皮切块,加山药、红枣、生姜慢炖,撇去浮油,避免油腻刺激胃),既能补气血,又不会加重消化负担;

2. 补铁又不刺激:菠菜鸡蛋羹(菠菜焯水切碎,和鸡蛋液一起蒸,加少量盐调味),鸡蛋能促进铁吸收,蒸制的做法也适合肠胃虚弱的患者;

3. 健脾又开胃:莲子百合小米粥(莲子去芯、百合泡软,和小米同煮),能缓解化疗后的食欲不振,帮脾胃恢复功能,为造血提供基础。


(▲AI图)

二、 外治:简单手法,在家就能做

1.按揉“足三里”:膝盖外侧下凹陷三指处,每日拇指按揉10分钟(有酸胀感为宜),能健脾和胃助营养吸收;

2.推拿“脾经”:从脚踝内侧沿胫骨上缘推拿,每日1次、每次5分钟,疏通脾经促气血生成;

3.艾灸“关元穴”:肚脐下三指处,艾条温和熏烤10-15分钟(隔薄布防烫伤),温补脾肾改善手脚冰凉、乏力。

专家提醒

肿瘤一科傅剑锋副主任医师提醒:肿瘤治疗中的贫血并不可怕,关键是及时发现、科学应对。西医帮你快速缓解不适,中医帮你筑牢造血根基,只要把日常护理做到位,就能慢慢找回身体的力气,轻松应对治疗,离健康越来越近。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一科 廖薇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