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鸿鹄之志
【释义】:鸿鹄,即天鹅。天鹅翱翔于高空,志向远大。比喻人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出处】:最早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意为: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能理解天鹅一飞冲天的远大志向呢?
【拓展】:“鸿鹄之志”常与“壮志凌云”“胸怀大志”等近义成语并列,用以赞美志向高远、气度不凡。例如:他立志要攀登科学高峰,解开宇宙的奥秘,这番鸿鹄之志令人敬佩。反义词如“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则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理想。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鸿鹄”,古人多指代天鹅这类善于高飞的大型鸟类。它们体态优雅,却能飞越世界屋脊,完成数千公里的迁徙。这种超越平凡、搏击长空的自然天性,被古人视为远大抱负的理想化身。
小档案
名称:大天鹅
英文名:Whooper Swan
学名:Cygnus cygnus
体长:1.4~1.6米
翼展:2.1~2.4米
体重:8~12千克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鸟纲,雁形目,鸭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的苔原与湿地,越冬时南迁至中国、日本及欧洲中部的湖泊与河口。
魅力靓照:

天鹅湖中优雅游弋(图片来源:Pixabay)

飞翔的天鹅编队(图片来源:Pixabay)
外形特征:
大天鹅体型硕大,成体体长可达1.5米。通体雪白,仅喙部为黑色且基部延伸至额部的大片黄色区域极为显眼。其脖颈修长,常呈优雅的“S”形弯曲。双翅宽阔,飞行时姿态从容而有力,是力量与优雅结合的典范。
生活习性:
大天鹅是候鸟,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会将长长的脖颈伸入水下捞取食物,姿态优雅从容。它们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夫妻共同筑巢、孵卵和抚育后代,伴侣关系通常持续终生。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奇闻轶事:天鹅真是“高空飞行家”?真的假的?真的!
要达成“鸿鹄之志”,仅有远大的抱负显然不够,还得有与之匹配的惊人实力。而天鹅,正是这样一位兼具雄心与实力的“高空飞行家”。大天鹅作为世界上飞行高度极高的鸟类之一,有能力飞越被誉为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
为了完成每年一度的南北迁徙壮举,天鹅进化出了一套精妙绝伦的飞行机制。它们并非单纯依靠蛮劲强行飞行,而是精准地运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迁徙过程中,天鹅会排列成标志性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领头的天鹅奋力破开前方的空气,在其身后形成向上的气流涡旋,紧随其后的成员便能借助这股上升气流获得额外的升力,从而节省多达20%的体能消耗。并且,它们还会有序地轮流担当领头角色,充分展现了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
更令人震撼的是,为了选取最短路径抵达目的地,天鹅的迁徙路线会径直穿越地球的最高点——喜马拉雅山脉。在如此高海拔的地区,空气中的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一半左右,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同时伴随着变幻无常的强劲气流。尽管如此,天鹅凭借其异常强壮的心脏、高效利用氧气的独特呼吸系统以及出色的羽毛保温性能,使它们能在这场最严酷的空中马拉松中胜出。
所以,“鸿鹄之志”赞美的不仅是高远的理想抱负,更是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需的坚韧不拔、聪明才智与团队协作精神。下一次当你仰望天空,看到天鹅飞过的身影,请铭记:那看似优雅的姿态背后,实则蕴藏着征服世界屋脊所需的非凡勇气与强大力量。
来源: 喜涮涮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喜涮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