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国科普月(湖南)主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进科学家实验室”科普讲堂在岳麓山实验室和湖南农业大学成功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州的200余名师生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科研环境,开启一场沉浸式科学探索之旅。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馆承办,湖南农业大学“高校星火馆”、湖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协办,是湖南省创新青少年科普教育机制、推动科学教育贴近科研一线的重要举措,旨在让广大青少年在真实场景中感悟科学精神、激发创新兴趣。


在岳麓山实验室,师生们参观了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在专业老师的引导下,大家逐步揭开植物生命活动的奥秘:通过生动的图文与模型直观了解了植物激素如何调控生长发育,让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清晰可感;分子实验室内,科研人员常用的离心管、培养皿等仪器整齐摆放,学生们驻足观察,感受科研操作的严谨与细致;质谱室里,高端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被转化为通俗语言,生动展示科学研究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机制的分析过程。整个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近距离接触真实科研设备,聆听科研故事,对“科学研究如何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随后,师生们来到了湖南农业大学袁隆平科学家精神展示馆与标本馆,在这里感受科学的厚度与温度。在展示馆内,袁隆平院士的科研手稿、实验记录、杂交水稻实物模型等珍贵展品,系统再现了他“一生耕耘、一心为民”的科研历程;讲解员结合“三系法”杂交水稻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突破与院士在田间地头忙碌的影像资料,深刻阐释了“脚踏实地、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了“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坚守与奉献”。标本馆内则汇集了‌丰富多彩的珍稀动植物标本,不仅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之美,也传递了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科学理念,进一步拓展了学生们的科学知识视野。


本次“走进科学家实验室”科普讲堂活动,是湖南省将科普教育融入真实科研场景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推动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实现科普活动实景化与常态化的具体体现。未来,省科协、省科技厅和省教育厅将继续联合科研院所、高校,持续推动优质科研资源向青少年开放,搭建更丰富的科普实践平台。让科学家实验室成为启迪创新思维的第二课堂,让科研现场成为孕育未来科技人才的摇篮,不断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新一代青年,助力科技强省建设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注入青春动力。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高校星火馆”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