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郑州大学紧扣“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以星火馆系列科普资源为核心,开展多元活动,让科学走进大众,彰显高校科普担当。

一、科普大赛先声夺人,科技工作者展风采

作为我省响应全国科普月的重要活动,由河南省科协、省科学院主办,郑州大学承办的2025年首届河南省科技工作者讲科普大赛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大赛以“弘扬科学精神 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前沿科技、新质生产力和民生热点做科普。本次大赛作为我省响应全国科普月的重要预热活动,汇聚了全省各领域优秀科技工作者,通过生动有趣的科普讲解,架起了科技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为即将到来的全国科普月奏响了科普强音。


二、“芯”动科普拉开帷幕,解锁科技密码

以“四算融合 芯动未来”为主题的超算科普月活动在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启幕。活动现场,超算技术展示区人头攒动,公众通过互动装置直观感受算力如何支撑气象预测、药物研发等民生领域创新。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队打造的“技术展示—成果转化—精神传承”科普模式,让参观者既能见识前沿科技,又能聆听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故事。

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明确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郑州大学有着深厚的科普传统,希望超算科普月活动能成为学校又一张闪亮的科普新名片。

三、科普新阵地亮相,学生沉浸式探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李蓬在实地调研基地建设及运行情况时强调,要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与科研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随后,郑州大学举行“人体科学与健康科普思政基地”“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普馆”揭牌仪式。


此后,郑州市郑东新区白沙中学百余名学生走进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通过在科普馆观察人体结构模型,听专家讲解健康知识;在实验室参与简易科学实验,探索生命奥秘,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四、场馆开放焕新颜,短视频玩转科普新表达

郑州大学开展“共探郑州大学星火馆”微视频作品大赛活动,面向公众开放了校史馆、代谢紊乱与食管癌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普馆、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华源”考古实验室、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物理学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六大科普场馆的大门,由青年教师带队、学生骨干组成的科技志愿服务队全程引导。志愿者们用通俗语言解读考古发现、校史中的科技故事,师生们用镜头记录科普瞬间,挖掘科学原理与科研故事,展现了高校科技与人文底蕴。


从超算体验到健康科普,从场馆开放到志愿服务,郑州大学以丰富活动让公众感受科技魅力,也为高校科普工作积累经验,助力提升高校星火馆品牌社会影响力。

来源: 郑州大学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