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足20%。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在《Frontiers in Medicine》发表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FRMD6的蛋白如何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细胞生长的“油门”)加速肺癌进展。这项发现为肺癌的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背景:肺癌“难治愈”的背后,藏着蛋白“加速器”?
在肺癌治疗中,医生常面临一个难题:为什么有些患者的肿瘤进展更快、预后更差?传统放化疗和靶向药虽能抑制部分癌细胞,但仍有不少患者因肿瘤“耐药”或“转移快”而疗效不佳。因此,找到驱动肺癌进展的关键分子,成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

北大团队将目光投向了FRMD6蛋白(FERM结构域蛋白6)。这种蛋白此前在乳腺癌、前列腺癌中被认为是“抑癌基因”,但在肺癌中的作用一直不明确。

实验发现:FRMD6越高,癌细胞越“活跃”
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肺癌患者的临床样本。通过对75例肺鳞癌(LUSC)和94例肺腺癌(LUAD)组织的检测,发现FRMD6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LUSC和LUAD均P<0.0001)。更关键的是,FRMD6高表达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者(LUSC:P=0.0054;LUAD:P=0.0330)。

“这意味着FRMD6可能是一个‘坏蛋白’,它的高水平会让肺癌患者预后更差。”研究团队解释。

为验证FRMD6的作用,团队在实验室中进行了细胞和动物实验:

细胞层面:通过增加肺癌细胞中的FRMD6,细胞增殖速度提升约2倍,迁移能力增强(类似“癌细胞跑得更快了”);反之,减少FRMD6后,癌细胞的“生长力”和“转移力”显著下降。
动物层面:在小鼠身上,敲除FRMD6的肺癌细胞形成的肿瘤体积减小40%,重量降低35%(P均<0.05)。更意外的是,天生缺乏FRMD6的小鼠,不仅体型比正常小鼠小,其器官和细胞中“生长信号”也明显减弱。
机制解密:“踩油门”的蛋白如何激活癌细胞?
FRMD6为何能“助长”肺癌?研究发现,它的“秘诀”在于激活了mTOR信号通路——这个通路就像细胞生长的“油门”,一旦被激活,细胞会疯狂增殖。

打个比方:mTOR通路是一辆汽车的发动机,FRMD6则是“踩油门”的脚。研究人员通过共免疫沉淀实验发现,FRMD6能与mTOR通路中的关键分子(mTOR和S6K)“绑定”,就像脚紧紧踩住油门,让发动机(mTOR通路)持续运转,最终导致癌细胞“疯长”。

进一步检测显示,FRMD6高表达的肺癌细胞中,mTOR通路下游的“活性标志物”(如磷酸化S6K、磷酸化S6)水平显著升高,证实了这一“油门效应”。

临床价值与挑战: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距离
这项研究为肺癌治疗提供了两个方向:

预后判断:FRMD6有望成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其水平,医生可更精准评估患者风险。
治疗靶点:如果能开发出抑制FRMD6的药物,或许能“松掉”癌细胞的“油门”,阻止其生长。
不过,研究也存在局限性:

FRMD6在肺癌中是“促癌基因”,但在乳腺癌等其他癌症中却是“抑癌基因”,说明它的作用具有“肿瘤特异性”,机制差异需进一步探究。
目前临床样本量较小(LUSC 75例、LUAD 94例),需更大规模研究验证其预后价值。

来源: 医学前沿FrontM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