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胃肠病学会(BSG)与英国感染学会(HIS)近日联合发布了《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及其他潜在适应证指南(第二版)》,为肠道菌群移植(FMT)的临床应用树立了新的全球标准。指南明确将 FMT 定位为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首选治疗手段,并指出这一疗法的安全性、规范性与未来拓展方向。
艰难梭菌感染常见于广谱抗生素使用后,导致严重腹泻、结肠炎甚至中毒性巨结肠,复发率高达 30% 以上。传统抗生素治疗往往陷入“治愈—复发—再治疗”的循环,而 FMT 通过移植健康供体的菌群,能从源头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单次 FMT 的治愈率可达 80%~90%,显著优于抗生素疗法。
新指南对 FMT 的操作流程提出了明确标准:
●供体筛查:必须经过严格健康评估与实验室检测,排除病毒、寄生虫及耐药菌感染,合格率不足 10%;
●制剂制备:粪便样本需在无菌环境下处理,经冷冻保存制成菌液或胶囊制剂;
●实施方式:可根据病情选择结肠镜输注、鼻空肠管或胶囊口服,胶囊形式因安全便捷成为主流选择。
指南还提出“三步标准策略”:
1.首次复发后,可继续使用抗生素控制症状;
2.两次及以上复发者,应立即实施 FMT;
3.重症或免疫抑制患者,经评估后可提前使用 FMT。
安全性方面,FMT 的严重不良事件极少(约 0.1%),轻度腹胀、腹泻或短暂发热为常见反应,通常在 48 小时内缓解。专家强调,FMT 应仅在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并建立患者追踪和随访机制。
更具前瞻性的是,指南将 FMT 的应用范围拓展至 炎症性肠病、肝性脑病、代谢综合征及免疫相关疾病 等新领域,并提出“微生物制剂化(microbiome-derived therapeutics)”的方向。未来,FMT 有望发展为标准化冻干粉、胶囊或人工合成菌群制剂,实现安全、可控、可规模化的临床应用。
专家认为,这份指南的意义不仅在于确认 FMT 的疗效,更在于推动医学理念的转变——从“杀菌”到“调菌”,从抗感染治疗迈向生态平衡修复。
正如指南总结所言:“重建菌群,是重建健康的起点。”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医生的处方上将不再只有抗生素,而是写下另一句更温和的建议——“让你的菌群重新成长。”
参考文献
British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BSG) and Healthcare Infection Society (HIS). The use of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 as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or refractory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 and other potential indications: Second edition of joint BSG and HIS guidelines.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2024.
来源: Journal of Hospital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帮助 
             合康谱精准医学科普基地
 合康谱精准医学科普基地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