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新发布的《肠菌移植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年版)》为抗癌治疗打开了新的大门。由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与 湖北省免疫学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联合制定,该共识明确提出:重建肠道菌群平衡,可显著增强免疫治疗应答、改善放化疗耐受性,是未来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方向。
专家指出,肠道菌群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它通过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调控 T 细胞活性、炎症反应及肿瘤微环境。健康的菌群能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而菌群紊乱则可能导致治疗无效或产生耐药。研究发现,肠道中 拟杆菌属、阿克曼菌属 等益生菌的丰富度,与 PD-1 抑制剂等免疫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
基于此认识,粪菌移植(FMT) 被纳入肿瘤治疗的新策略。FMT 通过移植健康供体的肠道菌群,帮助患者重建微生态系统。临床研究显示,在黑色素瘤、肺癌、肾癌等患者中,FMT 与 PD-1 抑制剂联合应用后,部分原本无效的患者重新出现免疫反应,肿瘤明显缩小或趋于稳定。专家认为,这是健康菌群重新“唤醒”了免疫系统的表现。
FMT 的作用不仅限于增强药效。它还能改善放化疗引起的腹泻、肠炎等不良反应,降低艰难梭菌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风险,并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帮助恢复肠道免疫稳态。专家指出,“菌群不是旁观者,而是抗癌体系中的积极参与者。”
安全性是推广 FMT 的前提。共识强调,供体筛查必须严格,需排除病毒、真菌及耐药菌感染风险,合格率低于 10%。推荐的治疗方式以口服胶囊为主,辅以结肠灌注或鼻空肠管输入。所有操作均应在具备微生态医学资质的机构完成,并建立供体数据库与质量追踪体系。
更具前瞻性的是,共识提出了“精准菌群干预”的理念。通过宏基因组测序与人工智能算法,可分析患者的菌群结构并预测药物响应,从而制定个体化“菌方”,实现免疫治疗与菌群调控的双向精准协同。这一理念被认为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趋势。
专家总结道:“抗癌不再只是药物的竞争,而是一场与微生物的合作。”
当医生开始理解并调控体内的微生态,人类或许正站在新的医学革命门口——
从杀灭癌细胞,到重建生态平衡,这场战斗,正由人体自身的微生物共同参与。
参考文献
郭智,王强 等. 肠菌移植应用于肿瘤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5 年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5, 17(7): 1–12.
来源: 合康谱精准医学科普基地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帮助 
             合康谱精准医学科普基地
 合康谱精准医学科普基地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