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朋友傻傻分不清围绝经期和更年期。一般围绝经期症状是更年期的“序曲”,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月经停止的时期,通常始于40岁左右,这个阶段的不适并非“衰老后遗症”,而是激素波动引发的连锁反应。
围绝经期、更年期有哪些信号?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妇科蔡昱主任医师介绍,围绝经期、更年期主要有三类典型信号:
1.月经紊乱:周期从规律变稀疏,或突然闭经,经量时多时少,这是卵巢功能减退最直接的表现。
2.身心失调:潮热盗汗、失眠多梦、情绪暴躁、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频发。

(▲AI图)
3.私密危机: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分泌物减少,不仅会引发干涩疼痛,还会使局部抵抗力降低,使阴道炎患病风险上升。
警惕:硬扛的代价,不只是当下的不适
网络上那句“好好爱自己”的叮嘱,戳中了当下许多年轻女性“习惯硬扛”的痛点。但围绝经期的不适若长期忽视,会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1.骨骼危机:雌激素缺乏会加速钙流失,围绝经期女性每年骨量减少可达2%~3%,骨折风险比年轻时增加40%。

(▲AI图)
2.心血管风险: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其水平下降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问题会找上门,冠心病风险显著升高。
3.泌尿生殖系统损伤:长期阴道干涩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反复感染,甚至出现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更值得注意的是,《2025中国女性私密健康白皮书》指出:情绪压力会加重围绝经期症状,而女性情绪问题容易被漠视,陷入“越扛越糟”的恶性循环。
如何科学应对?
蔡昱主任介绍,做好以下几件事,可以助您平稳过渡。
一、定期监测,掌握身体主动权: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围绝经期专项检查”,包括性激素六项(评估卵巢功能)、妇科超声(检查子宫卵巢状态)等。出现月经连续3个月紊乱的情况,需及时就医,不要等症状严重才干预。

(▲AI图)
二、中西结合调理,缓解不适有妙招
1.西医治疗,精准干预:
激素补充治疗(HRT):针对雌激素缺乏引发的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雌孕激素联合制剂或单纯雌激素制剂。
对症用药:骨量流失明显者需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维生素D;反复阴道炎患者,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增强阴道黏膜抵抗力,减少感染复发。
2.中医调理:辨证施治,平衡体质
①中药内服:阴虚内热型(潮热、口干、失眠等)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等滋阴降火;肝郁气滞型(情绪暴躁、胸闷胁痛等)常用逍遥丸等疏肝理气;脾肾阳虚型(畏寒、乏力、月经淋漓等)可服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温补脾肾。
需注意:中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或长期服用寒性或热性药物损伤脾胃。
②外治疗法:潮热明显者可针灸百会、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调节内分泌;失眠者可睡前用适合的中药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安神助眠;阴道干涩者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中药熏洗,缓解局部不适,但需避开经期,避免刺激黏膜。
三、避开陷阱,别为焦虑交“智商税”
网络上充斥着“卵巢保养精油”“更年期调理益生菌”等产品,宣称能“逆转衰老”,实则缺乏科学依据。更危险的是“私密修复”骗局,这些未经中西医验证的产品及操作不仅无效,还可能危及生命。

(▲AI图)
专家提醒
妇科蔡昱主任提醒:围绝经期不是“洪水猛兽”,是女性生命的自然阶段;不是“衰老的终点”,而是“健康管理的新起点”。女性朋友,不必恐慌,更不必硬扛不适。只要用对方法,定期检查、科学调理、远离骗局,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呵护。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妇科 王晓红 陈燕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92)
来源: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晓红 陈燕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