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是不是每次体检都犯懵?看着密密麻麻的项目清单,不知道该选啥、该重点查啥?其实体检真不是一套项目走天下!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龚亮主任提醒,不同年龄段的身体特点、高发问题完全不一样,“必查项”自然也得精准匹配!今天就把各年龄段的体检重点、最容易踩的坑都整理好了,赶紧对照看看,别再白花钱做无用功。
各年龄段的体检重点,快看
一、18-30岁:年轻别大意,基础项目别落下!
这时候身体大多“没毛病”,但千万别觉得“不用体检”!建议每1-2年做次基础体检,重点盯这些“打底项目”:
1.血压、血糖、血脂:别以为年轻就不会有“三高”,熬夜、喝奶茶、吃外卖多了,指标很容易飘;
2.肝肾功能+血尿便常规:排查肾炎、肝炎、肠道问题;
3.心电图:简单筛查心脏基础问题,比如心律不齐。
二、30-40岁:“三高”是雷区,男女各有重点!
30岁后,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运动量少,很多人慢慢发福,三高开始找上门!这时候体检得精准加码:
血压、血糖、血脂:普通人群每半年查1次,肥胖者要缩到每3个月1次,发现异常赶紧调整饮食、运动;
女性必查:妇科检查(查阴道炎、宫颈炎)+乳腺超声(防乳腺结节、增生);
男性必查:35岁后加做前列腺检查(比如前列腺超声、PSA检测),别因为不好意思拖到出问题!
三、40-50岁:健康“高危期”,心血管+肿瘤要双防!
40岁后是身体机能的“分水岭”,心血管疾病风险飙升,癌症发病率也开始走高,体检必须“全面升级”:
1.心血管筛查:心脏彩超+心电图必做,排查冠心病、心脏结构问题;
2.肿瘤筛查:加做肺部CT(比胸片更精准,能早发现肺癌);
3.女性专属:乳腺超声/钼靶(45岁后建议钼靶,更易发现早期乳腺癌)+HPV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双筛防宫颈癌);
4.男性专属:根据情况做胃肠镜(筛查胃癌、结直肠癌,尤其是经常胃痛、便血的人);
特殊提醒:如果三代以内亲属有肿瘤病史(比如爸妈、爷爷奶奶患癌),一定要更早、更频繁地做针对性筛查!
四、50岁以上:防骨质疏松+血管硬化,胃肠也别放过!
50岁后身体机能慢慢衰退,女性因绝经后雌激素下降,骨质疏松高发;男性也别忽视,血管硬化、胃肠疾病也容易找上门:
1.骨健康:开始查骨密度+骨代谢水平,如果经常浑身疼、容易骨折,一定要及时干预;
2.胃肠筛查:胃肠镜必做(哪怕没症状),排查萎缩性胃炎、肠息肉、慢性溃疡——这些都是癌变的“前奏”;
3.心脑血管+眼科:颈动脉超声(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脏彩超+心电图,同时加做眼科检查(防白内障、青光眼)。
这些体检误区,别再踩了!
很多人年年体检,却因为“方法错了”白忙活!这几个坑一定要避开:
误区一:等不舒服了再体检?晚了!
体检的核心是早发现、早干预!如果身体已经疼、晕、不舒服,说明疾病可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了,这时候该去看病,不是去体检。记住:体检要在自我感觉良好时定期做,才有用!
误区二:报告看完就扔?等于没体检!
拿到报告别只看“合格/不合格”,第一步要仔细读:阳性结果(比如“结节”“炎症”)的描述、医生给的建议(比如“3个月复查”“调整饮食”);第二步更关键:如果有重大异常(比如“疑似肿瘤”“严重指标异常”),一定要马上找专科医生,别拖着!
体检不是“走过场”,选对适合自己年龄段的项目、重视报告后续,才是对健康负责~赶紧把这篇转发给爸妈、伴侣,一起把“健康把关”这件事做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易婷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ZS)
来源: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易婷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