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关键在于“两清两改两治理”,关键在做减法。

移风易俗,破除陈旧观念,还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少一点粪便,少一点垃圾,少一点污水,少一点臭味,减少的是人对环境的影响,还村庄自然和谐之美。


“两清”,清什么?
清理乱堆乱放:清理农户房前屋后柴草、灰粪、建筑材料的乱堆,以及生产农具、禽舍、杂物的乱放;清理公共区域河道塘沟淤泥、集成粪污垃圾、无主破旧建筑物等,始终保持清洁整齐、美观有序。
清理残垣断壁:清理破旧危房、废弃圈舍、残墙断壁、乱搭乱建等四类建筑物,对具有价值的,鼓励农户进行修缮加固、绿化美化,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提升村庄风貌颜值。


“两改”,改什么?
改厕:积极参与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对不再使用的旱厕进行填封;加强家庭厕所维护维修,保障正常使用;改善如厕环境、改变卫生习惯,防止疾病传播;维护公共厕所环境卫生,不随意乱贴乱画,不乱丢乱扔,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改圈:引导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村养殖散户,对影响村容村貌破旧圈舍进行修缮改造,配套粪污收集池(棚)和雨污分离等设施,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做到粪污不直排、不乱堆乱放。


“两治理”,治什么?
生活污水治理:积极参与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对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做到门前看不到污水乱排乱倒,闻不到臭味;爱护污水收集公共设施,保护水源、河流、农田不受污染。
生活垃圾治理:主动做好干湿垃圾分类,湿垃圾用于养殖或堆肥,干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处置,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自觉遵守“门前三包”制度,主动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做到垃圾不乱扔乱倒、乱堆乱放,共同爱护环境卫生。

来源: 册亨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