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上了尴尬、让人兴奋或者是愤怒的场景,脸可能会唰地一下变红。

但你知道吗?有些动物,比如鸡,也能脸红。

可是鸡为什么要脸红?它们脸红也跟我们一样,代表着某些情绪吗?

还真可以。

脸红的背后,其实是血流量增加

在说鸡之前,我们先从人类自身说起。

人类会脸红,是因为我们面部的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整个面部看起来就变得更红了。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和情绪相关的,比如我们出现了紧张、兴奋或者愤怒之类的情绪,分泌出来的肾上腺素等激素会让我们的身体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说,人类的脸红是跟情绪挂钩的。

虽然鸡浑身上下覆盖着厚厚的羽毛,但是它们的脑袋上确实有一些裸露的区域,比如头顶上的鸡冠、耳孔后面的耳垂、下巴的肉垂以及脸颊。

这些区域同样布满了密集的毛细血管,当流向这些区域的血流量增多的时候,鸡也就出现了脸红。

鸡的头上也有裸露的区域,图片来源:参考文献1

但我们怎么知道鸡这些区域变红是跟它们的情绪相关的呢?

2024年5月发表在《应用动物行为学》(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就证实了这一点。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找来了6只萨克塞斯母鸡,用摄像机拍摄它们在平静、正向兴奋和负面兴奋状态下的“脸色”。

平静状态指的就是母鸡在休息、梳理羽毛和日常进食的时候,这些状态下它们的内心是“毫无波澜”的。

正面兴奋状态你可以理解成开心、愉悦这样的积极情绪。比如母鸡在进行沙浴的时候,还有研究人员用黄粉虫给它们“加餐”的时候,母鸡会表现出这样的正面兴奋。

而负面兴奋指的是恐惧状态,比如让实验人员手动抓住母鸡的翅膀,刻意制造的恐慌的氛围。

结果发现,在休息状态下,母鸡的脸色没有那么红,在愉悦这样的正面兴奋状态下,母鸡的脸色就开始变红了,但是在恐惧这样的负面兴奋状态下,母鸡的脸红程度是最高的。

母鸡在休息、收到奖励以及被抓住时候的“脸色”,图片来源:

这一研究团队还对另外两个品种的母鸡进行了类似的实验,结果也发现,另外两个品种的母鸡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这个结果在2024年发表在了《Plos one》杂志上)。

研究人员因此得出了结论:母鸡的脸红程度确实是跟它们的情绪有关系的。

利用脸红检测“人鸡关系”

既然知道了母鸡的脸色会随着它们的情绪发生变化。科学家又设计了实验,看能否用它们的脸色来反应“人鸡关系”。

研究者找来26只母鸡,把它们分成两组(每组13只),第一组母鸡每天会和人类接触,持续5周,让它们从小就适应人类存在。第二组母鸡小时候几乎不与人类接触。

等这两组母鸡长大一些,把它们放到有人类的环境中,结果之前经常和人类接触的母鸡表现得更“淡定”一些,它们能更好地适应人类的存在,像理毛、伸展翅膀、休息之类代表舒适的行为也更多,也敢离得和人类更近一些。

从“脸色”来看,从小就适应人类的母鸡的脸红程度也比另一组要低,这表明它们的情绪更加平静。

被低估的禽类

可道理我都懂,研究鸡脸红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个研究团队的研究者自己也给出了解释,之前很多人认为,通过脸红传递情绪是人类特有的行为。

但这项研究证明了家禽同样可以通过脸红来表达正面、负面的情绪。这说明我们可能低估了鸡的情绪和认知能力。

另外更“务实”一些,有了这样的基础,未来养鸡场的工人或许可以直接通过摄像头记录的鸡的“脸色”,就能判断它们的心理状态,做出适当的干预。

下次当你看到一只鸡,发现它面色发红,不要怀疑,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感到紧张了。如果你并不打算吃掉它,就赶紧离开它,不要再让它感到害怕啦。

参考文献:

[1] Soulet, D., Jahoui, A., Guabiraba, R., Lansade, L., Blache, M. C., Piégu, B., ... & Arnould, C. (2024). Exploration of skin redness and immunoglobulin A as markers of the affective states of hens.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274, 106268.

[2] Arnould, C., Love, S. A., Piégu, B., Lefort, G., Blache, M. C., Parias, C., ... & Bertin, A. (2024). Facial blushing and feather fluffing are indicators of emotions in domestic fowl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Plos one, 19(7), e0306601.

本文为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作品

出品丨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代丽 科普作者 高级工程师

审核丨黄乘明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监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

来源: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