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深入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计划,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近三年全省累计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763项,新增经济收益333.2亿元。

五年来,黑龙江省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成功应用于“天问二号”“祝融号”“探索三号”等大国重器。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研制的月面钻取采样系统,2024年圆满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钻取采样任务,刷新了人类月球无人自主钻取单次采样量世界纪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06项,在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新技术、新产品1600余项。哈电集团研发了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1000兆瓦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中国一重3000吨级加氢反应器刷新世界纪录。

创新平台高质量成果应用成效显著。全省各类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69家,全国重点实验室总数由7家增至16家,实现“五大安全”全面覆盖。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制问天舱小机械臂,国际上首次完成航天员舱外牵引机械臂操作载荷等60余次在轨任务;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攻克高黏土、纳米孔页岩成藏机理不清的世界级难题,支撑古龙页岩油实现连续三年产量翻番。

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兑现省级政策资金5.96亿元。在全国第2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奖”,评选2023年度省级科技奖190项(人),160个获奖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应用,近三年为黑龙江省贡献直接经济效益318.9亿元。设立东北首支总规模5.05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已投资15个项目7900万元。
来源: 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