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过打针的体验,那一阵短暂而尖锐的刺痛,会让人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眉头一皱。试想一下,如果这种刺痛持续24小时会是怎样的感觉?如果持续3个月,甚至3年呢?
这就是带状疱疹患者每天都在经历的钻心之痛。哪些人容易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为什么会痛这么久?得了带状疱疹后打疫苗还有用吗?打了疫苗后能终身免疫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您科普~
一、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串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这个病毒在你小时候得水痘后,就悄悄藏在你的神经节里“睡觉”。当你免疫力下降时,它就“醒”了,沿着神经跑出来“捣乱”,引发疼痛和水疱。
一般来说,在初次感染之后,病毒可能一直潜伏在神经节(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内神经节),直到再次被激活,然后表现出沿着所损害的神经支配皮肤出现带状庖疹和疼痛。
这种病毒同样也是儿时导致水痘疾病的罪魁祸首,尤其爱好跟老年人打交道,50岁以上为易发常客,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提高,后遗神经疼痛也会更加严重。
二、带状疱疹有什么症状?最佳治疗时间是什么时候?
最佳治疗时间:出疹72小时之内。
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如果确诊为带状疱疹,应迅速启动治疗。
(1)无法解释的异常感觉,如穿衣服,或翻身的时候皮肤疼痛;
(2)单侧皮肤出现针刺样、放电样、刀割样的疼痛;
(3)单侧皮肤部出现红斑、丘疹、继而出现水疱;
(4)单侧皮肤同时出现疱疹和疼痛等典型症状,应高度怀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全身都有可能长。有感觉神经分布的地方就有可能长带状疱疹。最常见于胸背部和腰腹部,也可见于头面部、臀部以及四肢。带状疱疹病毒一般只在身体的一侧并只损伤一条神经。如果出现多部位带状疱疹,要高度怀疑患者是否合并了其他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
三、哪些人容易得带状疱疹?
(1)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年纪越大,免疫力下降,风险越高;
(2)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癌症患者、做过器官或干细胞移植的人、长期吃免疫抑制药物的人;
(3)有慢性病的人:比如哮喘、糖尿病、肾不好、心脏病、慢阻肺(老慢支、肺气肿)等;
(4)累垮的年轻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变差;
(5)有自身免疫病的人: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
大多数人一生只会得一次。但如果是免疫力特别差的人(比如反复放化疗的癌症患者、血糖控制很差的糖尿病人)会反复复发。
注意:带状疱疹会传染!它跟水痘是同一个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染主要是通过水疱里的液体。家里有儿童、孕妇、中老年人都应适当隔离。
四、带状疱疹治疗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避免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疼痛超过三个月,则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该阶段有三个特点:
(1)持续时间长:24小时不间断,可持续数年,甚至终生;
(2)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导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体重下降、血压升高甚至自杀风险;
(3)治疗困难:综合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如口服药物、神经阻滞、射频脉冲、脊髓电刺激等,可逐步缓解疼痛,但难以根除疼痛。
因此,早期积极治疗,避免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治疗的主要目标。
五、带状疱疹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抗病毒治疗
病程早期采用积极足量抗病毒治疗,同时多模式治疗带状疱疹急性疼痛和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发展。
(2)超声阻滞治疗
超声引导实施可视化精准化的神经阻滞治疗,复合应用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及长效局麻药罗哌卡因进行神经阻滞,一方面通过局麻药的阻滞直接减轻患者的疼痛,抑制中枢敏化,另外一方面也可达到减轻局部炎症,营养和修复受损神经的目的。
受累皮肤局部外用利多卡因软膏也有利于减少中枢不良刺激传入。
神经阻滞治疗建议及早开始,一般推荐1周1次,进行3-4次神经阻滞后进一步评估。
(3)其他药物治疗
严格按时足量长期服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这类抗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
对于疼痛控制不佳时可以考虑加用抗抑郁药和曲马多等其他镇痛药物。
再次患者可能需较长时间服用甲钴铵在内的维生素B族类药物,这些药物可为神经修复提供营养条件。
(4)CT引导下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
对于前述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可同步采用,在CT引导下穿刺精准,安全性高且创伤小,另外脉冲射频对神经纤维结构不直接破坏,通过调制神经传导达到缓解疼痛,疗效也较好。
(5)脊髓电刺激治疗
最后,对于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脊髓电刺激疗法是通过将电极置入硬膜外腔,电极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微弱脉冲电流传至脊髓,阻断疼痛感觉向中枢传导,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6)一般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神经的修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药物的减量应严格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擅自减量或骤然停药,否则可能导致疼痛加重等严重后果。患者应注意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六、特殊人群可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预防带状疱疹及相关并发症
适宜接种人群:
①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久病身体虚弱者。
② 精神紧张、压力较大、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的人。
③ 免疫力低下的人。
④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人。
注意:如果正在得带状疱疹,需要等疹子退了、完全不疼了,康复后至少等半年才能考虑接种疫苗。因为疫苗是预防生病的,不是治病的。正在发病的人应该赶紧进行抗病毒治疗。
有关疫苗接种事宜,可向所在地大型医院的疫苗接种门诊咨询。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例,其疼痛科设立了带状疱疹疫苗咨询门诊。
七、带状疱疹疫苗是终身免疫吗?接种疫苗后,如何核实产生了抗体?
并非终身免疫,且目前没有常规进行抗体检测。
带状疱疹可能多次发病,接种疫苗有可能有助于减轻发病的症状和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概率。
八、皮肤愈合了带状疱疹就痊愈了吗?
不痛才算痊愈。
皮肤愈合并不意味着带状疱疹的“痊愈”。不要因为皮损的愈合而放松警惕,认为“痛”慢慢也会好的。事实上,疼痛存在就意味着神经损伤的存在,不积极治疗可能导致疼痛持续数年甚至终生。疼痛完全缓解才意味着神经完全修复。
九、如果已经进入后遗神经痛期怎么办?
积极治疗。
后遗神经痛,有口服药物、神经阻滞、射频脉冲、脊髓电刺激等多种办法,可逐步缓解疼痛,但投入的时间、精力、经济都大幅增加。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治疗效果 “事倍功半”,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带状疱疹,治疗要趁早,不要留“遗”憾。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任飞 程智刚 张俊杰
指导专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麻醉疼痛科 任飞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麻醉疼痛科 程智刚 主任医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麻醉疼痛科 张俊杰 主治医师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来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任飞 程智刚 张俊杰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湖南医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