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7日于国家速滑馆上演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00米短跑项目决赛中,“具身天工Ultra”以21.50秒的成绩夺冠,成为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

而在今年早些时候,4月 19日于北京亦庄举办的全球首场 “人机共跑” 半程马拉松中,“天工Ultra”也曾以2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过 21.0975 公里终点线,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

名称:具身天工Ultra

研发机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形态:人形

体型:身高180cm,体重52kg

特长:自主导航,并能克服多种恶劣地形,同时可抵抗外力的冲击和干扰

速度:平均速度为10km/h,最高速度可达12km/h(赛前会做特殊调试)


“具身天工Ultra”作为一种人形机器人,和人类一样,可以克服许多恶劣的地形环境,比如斜坡、楼梯、草地、沙地等。同时它还具备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依然保持稳态。

要实现这些能力并不容易,研究人员需要在机器人的结构、传感器、算法等方面都做出配套的优化。

保证坚固又灵活

机器人的关节采用高密度一体化设计,通过使用低惯量腿部结构来提升奔跑效率

散热能力要跟上

研究人员优化了机器人的关节导热以及风冷散热技术,以在运行时,保障机器人的关节热平衡

控制系统业界领先

天工机器人的运控算法鲁棒性水平极高,借助视觉感知和其他传感器,实现了泛化移动能力,可以像人类那样轻松应对存在大高度差的复杂地形

抗冲击、振动

它在设计中平衡了轻量化与高强度的需求,结合缓冲结构,能实现腿足刚柔耦合

当然即便是如此强悍的机器人也仍存在提升的空间。比如在跑马拉松时,机器人曾在中途换过三次电池,这耽误了很多时间。而在短跑项目中,它其实也并非首个“撞线”的参赛者,但是由于它采用了全自主导航,所以成绩得到了额外的加成,根据规则,最终用时最短!

未来,研究人员将在机器人的结构、电池、算法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加强。

你觉得真正能跑过人类运动员的人形机器人将在何时出现呢?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 蝌蚪五线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