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凉,那个我们熟悉又讨厌的“老对手”——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也开始进入了活跃季节。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但是,流感可不是“大号感冒”,它的传播速度快,症状更严重,恢复时间也更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导致300-500万例的重症和29-65万例的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


认清流感,它与感冒大不同

很多人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这张表让你一目了然。





流感如何传播?了解它的“传播路线”


要有效预防流感,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流感传播主要围绕的三个核心环节:

1.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均具有传染性,排毒时间多为3-7天。

2.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罹患流感风险更高。


防大于治!流感疫苗是“最优解”


对付流感,最好的策略永远是“防”字当头。


1.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关于流感疫苗,你可能有这些疑问:

(1)为什么每年都要打?

这是最多人的疑问。人体对接种流感疫苗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随时间衰减,1年后抗体水平已显著降低。此外,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会根据全国的流感监测数据再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发布的流感疫苗株的推荐意见,来调整当季生产的流感疫苗组分,让疫苗跟当年流行株抗原性尽可能匹配。2025-2026年流感疫苗组分和2024-2025年比较,甲型H3N2病毒株有变更。


(2)疫苗安全吗?

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的。部分人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反应(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和全身反应(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等)。通常是轻微的、自限的,一般在1-2天内自行消退,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3)什么时候接种最合适?

流感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2-4周时间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在每年流感流行季到来之前完成接种是最理想的。当前气温开始下降,流感的高发季节即将来临,建议尽早接种。若未及时接种,在整个流行季仍可接种。


(4)疫苗有哪些种类?如何选择?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三价减毒活疫苗和四价灭活疫苗。四价疫苗比三价疫苗多覆盖一种流感病毒亚型,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两者都可以提供良好保护,无需过度纠结疫苗价数,尽早接种就是最好的疫苗。


(5)哪些人优先接种?

○ 医务人员

○ 60岁及以上老年人

○ 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如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等)

○ 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 孕妇

○ 6-59月龄的儿童

○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



2.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建议对有重型/危重型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触者(且未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力)进行暴露后药物预防,不迟于暴露后48小时用药。


3.一般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及自我隔离,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




总结一下: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严重时可致命。

○流感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本文图片由AI生成


来源: 泉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