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介绍了20世纪60年代德国和日本分别开启了磁浮列车的研究工作。那么读者们不禁要问,我们中国何时开始研究磁浮列车的呢?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磁浮列车技术研究,历经“实验室研发—工程示范—自主创新”三阶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较早的单位有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等。后期随着中德合作项目在上海落地,建成世界首条高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并入同济大学),以及中国中车亦成为磁浮研究的核心力量。
中国在磁浮研发的道路上虽起步晚于德国、日本等国家,但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在高速和低速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本篇就依照我国磁浮发展的脉络,介绍中国磁浮的发展史。
西南交通大学,1986年率先召开了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技术研究大会,成为国内最早启动该领域研究的高校科研单位。在1988年,交大磁浮团队完成了单自由度铁球悬浮实验,对电磁吸力悬浮原理有了本质的认识。
1990年,西南交大磁浮团队研究成功了由 4台小电磁铁构成的磁浮模型车,并实现了模型车的稳定悬浮和基于直线电机的驱动。1994年10月,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辆可载人的4t重磁浮车及其试验线,并实现了系统的稳定悬浮与运行,这是我国在磁浮列车领域的首次突破,标志着我国开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浮列车技术。

图源: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009b3de9c82d15805bcb15c820a19d8bc3e4225
2004年,西南交大联合长春客车厂、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单位建成了青城山磁浮列车工程试验示范线。

图源:https://photocdn.sohu.com/20060501/Img243090346.jpg
国防科技大学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小型磁浮实验系统,1989年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小型磁悬浮原理样车,集悬浮、导向与推进为一体,重约80kg。

图源:http://mms2.baidu.com/it/u=1435306161,2831229418&fm=253&app=138&f=JPEG?w=450&h=293
2006年底,上海中低速磁浮试验线建成。2008年11月,试验线上实现三节连挂列车85km/h速度试验运行,同年12月,上海低速磁浮试验线实现了101km/h试运行速度。

图源:https://nmtc.tongji.edu.cn/_upload/article/images/d3/05/30d5c500470c9ed7f8dc5b8c00e5/7e3f616f-df8c-489a-ab0a-0ded3cbb0b90.jpg
2009年12月,唐山中低速磁浮列车工程化试验示范线建成。工程化样车为4个悬浮架结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85km/h,最大载荷为35t。

图源:https://pics0.baidu.com/feed/3c6d55fbb2fb431668dc46a4bf03cc250bf7d35e.jpeg@f_auto?token=66c8e441be104452aedca8bf215bc96e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2012年1月自主研制成功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列可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浮列车“追风者”,应用电磁悬浮导向与直线电机牵引技术。列车为3节编组,最高运行速度100公里每小时。

图源:https://www.crrcgc.cc/zj/2013-11/24/article_79CD668605BF4B848AABB3A1EA169A81.html
2014年5月16日,长沙磁浮快线开工建设,线路起于磁浮高铁站,途经雨花区和长沙县,连接长沙南站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止于磁浮机场站,是中国首条自主设计、自主施工、自主制造的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并于2016年5月6日开通运营,线路全长18.55公里,均为高架线。列车采用3节编组中低速磁浮列车,既有列车最高速度为120km/h,新购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60km/h。

图源:https://pics5.baidu.com/feed/c8177f3e6709c93d3c62adfe1ab3afd5d00054ba.jpeg@f_auto?token=909d0cee7418c37f839c40597579099e
北京地铁S1线是中国第二条中低速磁浮线路,于2017年12月30日开通首通段,2021年12月31日开通剩余段。S1线东起苹果园站,途经石景山区等车站,西至石厂站,共设置8座车站,全为高架站,线路全长10.236km,其中高架线9953m、隧道段283m。

图源:https://pics5.baidu.com/feed/1c950a7b02087bf46719e328fcbb703c13dfcff6.jpeg@f_auto?token=180916f57f08aed92118a13c04c714b2
2022年5月1日开通运营的凤凰磁浮观光快线起于张吉怀高速铁路凤凰古城站,途经凤凰奇梁洞景区、凤凰古城,止于民俗园隧道口,大致呈南北走向。凤凰磁浮观光快线线路全长9.121千米,设车站4座,预留车站2座;列车采用3节编组,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运行速度为每小时100千米。

图源:https://baike.baidu.com/pic/%E5%87%A4%E5%87%B0%E7%A3%81%E6%B5%AE%E8%A7%82%E5%85%89%E5%BF%AB%E7%BA%BF/60940294/1/8cb1cb1349540923dd54dc9f6c02c609b3de9d82e385?fromModule=lemma_top-image&ct=single#aid=1&pic=8cb1cb1349540923dd54dc9f6c02c609b3de9d82e385
2025年1月25日,开通运营的清远磁浮旅游专线,线路全长约为8.014千米,共设置3座车站,全部为高架站,采用3节编组中低速磁浮列车,磁浮列车每节车厢的最大悬浮重量达35t,最高运行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图源:https://pics0.baidu.com/feed/622762d0f703918fbe025db23e146a9858eec4ab.jpeg@f_auto?token=7008b384715c9555545419f1f73cf33d
中国在中低速磁浮领域,从实验室研究,到试验线建设、探索研发,最终成功自主建成包括长沙磁浮快线、北京S1线、凤凰磁浮以及清远磁浮旅游专线等一系列中低速磁浮商业、旅游线路,从而标志着我国已形成涵盖车辆制造、轨道建设、运营维护的全产业链体系,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绿色、低噪的新型解决方案,展现出中低速磁浮技术的独特价值。
作者:李君
审稿:孙国鑫
来源: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