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鸠占鹊巢
【释义】:斑鸠不会筑巢,常强占喜鹊的巢穴。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产业或成果。
【出处】:《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原诗以鹊巢鸠占起兴,描绘女子出嫁住进夫家。后世语义演变,多用于贬义,指霸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拓展】:“鸠占鹊巢”常与“鹊巢鸠踞”“反客为主”等近义成语并列,强调强行侵占、不劳而获的行为。例如:抄袭者将他人的研究成果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是学术界的鸠占鹊巢;恶意收购后驱逐公司创始团队,亦是商战中的现实版。反义词如“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则形容依靠自身努力创造并享受成果。
【成语中的动物】:成语中的“鸠”,古人多认为是斑鸠。但现代动物学观察发现,斑鸠其实自行筑巢,只是巢形简陋。真正有“占巢”行为的,常是杜鹃等鸟类。这可能是古人观察中的一种有趣的“认知错位”,但“强占他人所有”的核心寓意却穿越千年,依然生动。
小档案
名称:斑鸠(以珠颈斑鸠为例)
英文名:Spotted Dove
学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体长:28~32厘米
体重:120~200克
隶属科目:脊索动物门,鸟纲,鸽形目,鸠鸽科
传奇指数:★★★☆☆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东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常见于城市公园、农田及疏林地带。
魅力靓照:

枝头的珠颈斑鸠,其颈部的珍珠状斑点是它的标志(图片来源:Pixabay)

斑鸠的巢只是一个由稀疏树枝搭成的平台(图片来源:Pexels)
外形特征:
珠颈斑鸠体型优雅,羽毛主要为灰褐色,后颈具宽阔的黑色领环,其上密布白色点斑,宛如佩戴一串珍珠项链。尾甚长,外侧尾羽前端为白色,飞行时尤为明显。喙暗褐色,脚红色。
生活习性:
斑鸠确实筑巢,但其巢堪称鸟类界的“简易房”——仅用少量树枝杂乱地搭成一个浅盘状平台,简陋到有时从巢底能看到巢中的卵。斑鸠实行一夫一妻制,雄鸟求偶时会俯身鞠躬,发出独特的“咕咕-咕”鸣叫。夫妇轮流孵卵和育雏,是尽职的父母。
奇闻轶事:斑鸠真的爱“占鹊巢”吗?真的假的?假的!
斑鸠的筑巢能力着实欠佳。其所搭建的巢穴仅由几根树枝随意拼凑而成,宛如一座摇摇欲坠的“危房”,既难以抵御风雨侵袭,甚至连自身产下的蛋都随时有滚落的风险。然而,斑鸠并非如成语所描绘的那样充当“霸凌者”,它们更像是因建筑技艺匮乏而不得已偶尔“借宿”的窘迫房客。
喜鹊仅在其繁殖季节使用自己的巢穴,一旦幼鸟羽翼丰满能够独立生活,便会弃巢而去。此后,这套“房屋”便空置没有主人了,流浪的鸟都能进来住。因此,斑鸠碰巧遇到喜鹊遗弃的旧巢,会叼来少许新鲜草叶,对旧巢稍作修缮后便安居其中。这在古人看来,便成了“占巢”的铁证。其实,斑鸠并非只钟情于喜鹊的旧巢,只要是无人使用的巢穴,它都会欣然接纳,毕竟它自己的巢穴太简陋不堪了。
况且,斑鸠生性温顺,而喜鹊身为鸦科猛禽之一,不仅性情凶猛且聪慧过人。若二者发生正面交锋,斑鸠恐难敌喜鹊之威,故而绝不敢主动抢夺喜鹊的巢穴。由此可见,“鸠占鹊巢”就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那么,真正的“占巢高手”究竟是谁呢?在自然界中,名副其实的“房产大盗”当属杜鹃。杜鹃普遍奉行“巢寄生”的生存策略:雌杜鹃会悄无声息地将卵产于苇莺、伯劳等小型鸟类的巢中,迫使这些“养父母”不辞辛劳地为其孵化后代并精心哺育雏鸟。更为残忍的是,刚破壳而出的杜鹃幼鸟竟会将巢主的亲生骨肉挤出巢外,独自霸占所有食物资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残酷版“鸠占鹊巢”。
来源: 喜涮涮
科普中国公众号
科普中国微博

帮助
喜涮涮 